索达吉堪布:莫舍己道 勿扰他心
2013年10月9日
这个时代给人们一种危机感和强大的压力,许多人在压力下喘不过气来,极其痛苦。而两千五百多年前,本师释迦牟尼佛给大家留下来的非常珍贵的教言,正好成为人们心灵的妙药,这种心灵妙药由历代传承大师们通过口传一直传到现在。
尤其是佛法兴盛的藏地,毫不夸张地说,如今已经像当年的印度。这不是我作为一个藏族修行人才极力赞叹,如今东西方最顶尖的学者、修行人、成就者,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赞叹着。我们用智慧去分析这种赞叹的时候,也毫无反驳的理由。
在座的各位,虽获得了暇满人身,然而人生短暂,在这短暂的因缘中,遇到了大乘佛法,遇到了这样殊胜的窍诀、教言,确确实实非常难得,但很多人不知晓其珍贵的价值,这样可能与它擦肩而过,甚至背道而驰。
在座的无论是在家人还是出家人,都一定要珍惜现在的机缘,你心灵的状态、身体的状态,以及现在各方面的因缘瞬息万变,可能很短的时间就会改变。因此,大家要有一种危机感或紧迫感,要知道当前的因缘极为殊胜,来之不易。
一、法王如意宝的临终开示
今天想跟大家宣讲的内容,是法王如意宝当年示现圆寂之前,留给大家最后的教言。
前段时间我在讲课时,曾引用释迦牟尼佛说过的偈颂:“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此偈功德和加持非常大,后来国内外的道友们以各种文字书写下来,贴在包括办公室在内的各种场所。对我们修行人而言,若是哪怕一个偈颂、一句话,令自己的人生有了重大改变,这便可以称为修行。
时常在我耳边响起的法王如意宝最后的声音,就是今天要讲的八个字。这八个字在藏文中有不同的解读,但以我的理解,翻译成汉语就是:“莫舍己道,勿扰他心。”如何翻译这八个字,我考虑了很久,有些人说是不要舍弃自己的决心,有些说是不要舍弃本分,有些人说是不要舍弃自己的行为,但可能“道”字最合适——“莫舍己道”,就是不要舍弃自己的道,不要舍弃自己的道心,或是道德;“勿扰他心”,就是不要扰乱他人的心。
首先我简单讲一下,法王如意宝示现圆寂前宣说这八个字的背景与经过。法王圆寂的时间,是公历2004年1月7日上午。丹增活佛在法王如意宝圆寂后,采访了法王身边的一些人,记录了法王示现圆寂前后的具体状况。
法王如意宝在他圆寂之前的四年,第一年讲《百业经》,第二年讲《入菩萨行论》,第三年讲《大幻化网·光明藏论》,第四年讲《上师心滴》。这四年法王一直在说:“这是我最后留给大家的四大教言,也可以说是四部大法。”
作为弟子,在我的观察中,这四部法讲完后,法王如意宝就像一位随时准备离开的客人,之后的教言中经常流露出不会久住于世的打算。2002年到2003年间,法王又讲了《贤愚经》《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以及麦彭仁波切的《辩中边论释》《辨法法性论释》。之后开始讲麦彭仁波切的《宝性论释》,刚讲不久,法王的妹妹阿里美珠示现圆寂。
后来学院开极乐法会,法王在藏历九月二十二日天降日那天,来居士林给大家灌了顶——法王“阿弥陀佛灌顶”的视频,我给大家提供过,网上也有。你们没有跟法王结过缘的人,应该通过网络接受这个灌顶,缘起不可思议。
灌完顶后,法王给大众的开示主要有三点:
第一是往生极乐世界的重要性。那次四面八方来的人特别多,出家人也有上万人,法王让大家一定要共同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如果念100万遍阿弥陀佛圣号(藏文)的话,一定会往生极乐世界,不要有任何怀疑。
第二,希望大家尽可能守持戒律。出家人有比丘戒、比丘尼戒和沙弥戒、沙弥尼戒等;居士有多分戒和一分戒,哪怕其他不能守的话,至少应守持一条不杀生戒。现在藏地杀牦牛的现象越来越多了,非常可怕,希望以后尽量不要杀生。法王还说,曾经做过一个梦,梦中托噶如意宝讲了放生的功德和必要,所以,自己发愿今后多放生并且去各地宣讲杀生的过失,希望大家以后一定要在守持一分以上清净戒律的同时,用慈悲心来维护每一个众生。
后来佛学院在戒杀、放生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很多堪布、活佛致力于这些工作。
第三,法王讲到:“也许这次是我们最后一次相逢,但愿不是,以后还有明年的持明法会、金刚萨埵法会。有些人说我能活60岁,有些说95岁,有些说70多岁。但不管别人说什么,我的身体,自己非常清楚,我不会活很长时间,有没有一头老山羊那样长的寿命也很难说。”
法王说,即使他不在人间,也会经常加持我们所有众生,尤其是会时时刻刻加持我们本传承的求法者。
此后,法王继续讲觉囊朵洛瓦的《宝性论释》。到了藏历十月十五日,法王说:“这次身体不太好,按我自己的想法,不愿出去看病,即使给100万,我都不想去。但去或不去,我还是随顺你们,由学院来决定。如果大家觉得有必要去,我也同意。”学院的相关负责人再三商量后,祈求上师下去看病,于是上师去成都做了心脏搭桥手术。
法王在成都看病期间,要求学院修金刚橛。记得当时法王说,他在尼泊尔取的金刚橛伏藏法,从来没有毁坏过缘起,具有特殊加持,而且法主是像顶果钦哲仁波切那样非常重要的世界级大师们。所以,此法对修行人遣除违缘有特别殊胜的缘起,要求学院进行大修。
法王开取伏藏时,当时有索顿喇嘛、热巴医生和我三个人在场,应该有比较殊胜的传承,所以法王让我们三个做主法上师,带领大家修法——藏地任何一个大修都需要有人主法。我们再三商量,不敢在僧众面前这样出现,但不坐在上面也不行——法王可能有些特殊密意和缘起。最后,我们三个人在大经堂的程控室里修了三天。
修完的那一天是藏历十一月六日,法王打电话让全学院的人集中,要讲一些教言。刚开始,法王给大家讲了要清净戒律、闻思修行、利益他众等,然后问我们三个在不在?程控室的人说我们三个都在,法王显得比较高兴,说:“这样很好,此法很殊胜,有特殊缘起。”
最后总结时,法王说:“莫舍己道,勿扰他心。”法王稍微解释了一下:“以后不要舍弃自己的道,也不要扰乱他人的心,无论你们依止我多少年,这就是我最终的教言。”当他这样讲的时候,我心里有种特殊的感觉:“这句话的意义好深哦,法王不会圆寂吧?”我产生了这种分别念,但又觉得不可能,平时法王也经常有类似的教言。
这八个字是法王于藏历十一月初六(公历2003年12月28日)宣讲的。藏历十一月十五日,法王示现圆寂,往生极乐世界。
老人家一辈子讲经说法,最后给大家留下来的就是这八个字。现在藏地不管哪所学校,都用藏文写着这八个大字,这是法王一生中留给大家最深、最妙、最有加持力的一句话。
这句话怎么解释呢?
二、甚深内涵
1.总义涵盖小乘道和大乘道
如果从总义上解释,“莫舍己道”实际上是讲别解脱道。别解脱道行者主要就是守持清净的戒律,维护自己的道,并且不会舍弃。虽然他没有广大利益众生的心,但一定会入于一条非常珍贵的道,持续修持,直至获得解脱。
后一句讲大乘道,“勿扰他心”。“扰”字有扰乱、损害的意思,如果说重一点,就是杀害、伤害;如果用简单的意思来解释,就是不要扰乱别人的心。相对自我的解脱而言,大乘道更为重视不伤害众生、不扰乱他人的心。按菩萨乘的观点,所有众生都当过自己的父母,哪怕以斜眼视众生,在菩萨戒中也是严格遮止的。所以,第二句讲的是大乘见修行果的所有要诀。
2.从各个角度剖析“莫舍己道”
从字面上解释,“莫舍己道”里面的“道”,与藏文相对应有多种含义——有本质、本分的意思,也有道德的意思,即不要舍弃自己的本分,不要舍弃自己的本质,不要舍弃自己的道德,不要舍弃自己的修道。总之,就是不要舍弃自己的道。
“道”也可以是一种思想体系,比如孔孟之道,这时,“道”指的是一种宗教或者文化,它的思想载体称为“道”。作为佛教徒,佛陀的见修行果就是道,这种思想和道德不能舍弃。
如果把“道”解释为道德,那么“道”有合理性的含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它是一种合理的道德,即不要舍弃自己合理的道心、合理的行为。
“道”也有方向、道路的意思,还有规律的意思。比如《易经》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意思就是,阴阳是一种规律,是一种大道,这种道最好不要舍弃,如果舍弃了,则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从世间法的角度来说,也可以把“道”解释为我们的民族文化,包括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现在很多藏族人,把自己固有的民族传统文化和修行完全舍弃,一直学习汉族人;而汉族人把本有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规范基本上也舍弃了,转而开始学习西方文化。
我经常看到现在的年轻人头发染得红红黄黄,有些学者故意把头发染成白色,装作很成熟。甚至一些年轻人故意穿破破烂烂的衣服,把膝盖露出来。古代因为物资很缺乏,所以衣服上有很多窟窿,现在的人却认为这样很时髦。
很多藏族年轻人也这样,我前段时间去学校时,让他们不要穿那些破烂的衣服。外面有些居士供养的衣服他们都不喜欢穿,却很喜欢穿这种破衣服。现在很多年轻人看起来特别可怜,在修行、文化、道德方面,基本上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传统。有些学生根本不像学生,按我们四川人的说法是“二流子”——原来我们在读书的时候,经常在街上看到那种人。这些都是已经舍弃了自己的道。所以法王的这句教言,确实有很多深意。
去年有一次,我去四川省藏文学校,有些老师要求我讲一堂课,我当时没有做任何准备,就想起了法王的这两句教言,不用说一堂课,就是三四堂课都可以讲。因为,那所学校虽然比较不错,但我也看到很多学生都舍弃了自己的道。
还有些父母也舍弃了自己的道。现在很多父母根本不想养孩子,不关心孩子学知识,而是整天闹离婚,搞很多非法的行为。这是作为父母舍弃了自己的道。
修行人也有修行人的道。出家人的道是什么?就是守持戒律,穿出家人的衣服……现在有些出家人不像出家人,在家人不像在家人,上半身穿出家的衣服,下半身穿在家的衣服;有些上半身穿在家的衣服,下半身穿出家的衣服。头发也长长的,不伦不类。这就是作为出家人舍弃了自己的道。
佛教有佛教的修道,道教有道教的修道,但很多修道的人舍弃自己的道,不好好修行,整天为了名声、利养、钱财而奔波,这样非常可怕。
不管是在家人、出家人,还是老年人、年轻人,什么样的人最好都不要舍弃自己的道——自己的本分、自己的规矩、自己的行为、自己的道德、自己的修行……
所以,此教言确实非常殊胜,它的藏文现已被包括国外大德在内的很多人当作人生信条,希望你们在这一堂课之后,将它作为自己的书签,指引自己今后的人生。
3.从菩提心的角度,剖析“勿扰他心”
现在社会确实很需要“不舍弃”,除了不舍弃自己的道,我们还要利益别人。如果讲得高一点,它完全是菩提心,这是大乘佛教真正的精髓。
因为菩提心不害任何众生,无论外在的言行,还是内心的作意,都要饶益有情,而不能损害有情。所以,在菩萨道中,我们应尽心尽力利益他人。哪怕用眼睛看人的时候,也不要用怒视、斜视或者不屑一顾的眼神;与人交谈时,不要说伤人的语言。
有些人出口伤人,基本上说不出一句好话,而且说别人过失时用很多成语,很有口才,很有天赋,可能当初“父母工厂”造他的时候,嘴巴造成了说恶语的嘴。当然,凡夫人说话时不可能完全不伤害、不扰乱别人,但如果以利他心说别人的过失,比如老师因特别爱自己的学生、父母因爱自己的孩子,责备一两句,可能当时令他心里有些不悦,但这不算真正的扰乱。
任何人都最好不要扰乱别人的心。如果一生中能做到这点,确实是“阿弥陀佛”了。
“勿扰他心”,这里的“他”,不仅仅指的是人类,而是包括动物在内的所有众生。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尽量不扰乱、不损害任何与我们共同生存在同一个地球上的众生,它们同样有感受,它们的生命同样珍贵,因此我们最好也不要扰乱它们的心。
生命平等,任何人都没有权力践踏其他众生珍贵的生命。只要有人类存在,自他平等这样的真理,其价值永远不会消失,利他心永远珍贵。除非在非常不道德、非常黑暗的社会,害人被当作是一种高妙的手段,或者杀害其他众生被认为是勇敢的行为,但这是不道德的,不符合人类的规范,这是极少数内心迷乱者颠倒的心态。
慈悲心在人类所有的心态中是最高尚的,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逐渐发现,对人类也好,对地球上其他所有的生物也好,害他的心实际上很不好,而饶益别人的心、帮助别人的心在世间弥足珍贵。
4.修行路上的“方向盘”
法王临终的这八个字,对我们学院所有人来说,相当于一个“方向盘”,每个人以后都要尽量往“不舍弃自己的道,不扰乱他人的心”这个方向靠拢。我们学院整体的修行方向也是如此。
现在世间很多新文化、新思想、新潮流此起彼伏,不断涌现,在这时,我们都要想起:十年前法王如意宝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教言——不要舍弃自己的道。学院是以闻思修行、讲经说法为中心的一个庞大的僧团,在这里,古老的思想和佛教文化,以及现代知识互相结合,法王在世时的传统是不能舍弃的。
在各种社会冲突频发的时代,我们都应谨记法王临终时给予我们的教言——无论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众生都不能有任何伤害的心,不能有任何扰乱的心。比如两个人因烦恼现起而发生冲突时,就要想到:法王以前讲过,我作为一个出家人,一方面无论是着装、说话、行为,尽量不要舍弃自己的道;另一方面尽量不要有害众生的心。
现在有很多害众生的行为,比如藏地有杀牛、s人的行为,汉地也是。今天上午有一则新闻,一个年轻人杀了8岁的孩子;前段时间两个年轻人因为感情闹矛盾,女方要求分手,男方心生怨恨,刺了女方17刀,然后zisha。这种现象,以前汉地比较少见,但这几年经常发生。美国最近也出现这种新闻。现在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有用武器来杀害别人的现象。
作为一个出家人,如果完全舍弃了自己的道,就会害别人、扰乱别人的心。因此我经常跟发心人员说,发心时要尽量使用温和的语言。现在个别发心人,可能修行不好、素质不够,说话时动辄刺伤他人的心。当然,有些是无意中让人起烦恼,但有些人说话害人,行为也害人,这样算不算一个出家人,算不算一个修行人?
世间任何一个人,如果始终都有害别人的心,自己迟早会吃亏的。谁也无法逃脱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规律,自己种下的一颗种子,在因缘具足的情况下,它一定会生果,最后自己不可避免会感受或苦或乐的果报。
三、保护珍贵人类文化
从世间文化来讲,汉族有汉族的文化,蒙古族有蒙古族的文化,羌族有羌族的文化……希望今天在座的每一个人,无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藏族学生还是汉族学生,任何身份的人都不要舍弃自己的文化。在如今的时代潮流中,我们藏族很多人舍弃了自己的传统,这一点非常令人痛心。
现在,全世界的人都将目光投向藏地雪域高原,藏地的蓝天白云很美,但更美的是,在蓝天白云和绿草江河的中间,有一种古老神秘的、以佛教文化为主的深奥思想,这种思想,如今很多人都在挖掘,而我们本民族的许多年轻人不仅没有感受到,甚至以各种方式诋毁、诽谤。自己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价值、它的深奥、它的美味,当你没有品尝到它的甘露妙味时,就可能会抛弃。而法王的这句话已经明确指明:不要放弃自己的道。
现在很多年轻人根本不会说藏语,非常可惜。我前段时间去国外时,采访了很多教授:“你会不会说自己本民族的语言?现在世界上很多语言文字,有些已经完全消失了,有些正在消失。有些非常有价值,但因为我们后人不重视它,便消失了。你们有什么看法?”
我想,现在这个时代的人,一辈子不能只为了一点钱而忙忙碌碌,这不是人该有的样子。除了自己的衣食住行,我们还要考虑到:有这么多珍贵的文化宝藏正在我们手里消失,这样一来,无论你是什么民族的人,是不是成了历史的罪人?这点值得大家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