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31.第七届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聚焦人工智能与人类幸福】
聚焦人工智能与人类幸福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Human Happiness
2017年7月31日
|索达吉堪布 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会长
|海涛法师 台湾生命电视台台长
海内外慈悲志业各基金会&协会总会长
|肯农·谢尔顿教授 美国密苏里大学心理学
|伊丽莎白·洛布教授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卫生部
卡尔弗利医院临终关怀
悉尼圣母大学医学院
|朱家岳博士 科学家Google DeepMind
大咖眼中的AI
主持人:今天的主题是“人工智能”。很多人都看过李世石与AlphaGo的比赛,也看过关于AI人工智能的电影。我想请教在座各位,你们眼中的AI人工智能是怎样的?
海涛法师:AI人工智能可能就是想塑造一个人工佛陀的头脑,来解决人类的各种问题,如网购。我想象中的AI,有点像我们过机场时那个“哔哔哔”的机器。如果能制造这种人工智能,人一旦有贪嗔痴,“哔——”的大声响一下,人就不能通过。人工智能的进步就是希望让我们的生活更便利、更快速。这就像中医给我们会诊,搭搭脉,就知道有什么病。如果人工智能也能给我们按一下手,就知道有什么病,那当然也很好。站在修行者的立场,我希望人工智能帮助我们更快速地了解自己、了解世间,制造一个人类的、头脑的结晶体帮助我们得到幸福。
但是,我关注的重点是动机。所谓动机,就是悲心。悲心是人工智能做不到的。这就像把妈妈的眼泪放在一滴水里,我们不知道这里面充满了爱、充满了慈悲。人工智能的确能带来便利,但要以利他的动机来使用。正如手机可以帮助我们,也可以害我们。
索达吉堪布:我很关心这个话题。现在在座各位的手里可能都拿着智能手机吧?有智能手机的人,举手让我看看。(下面纷纷举手)所以,人类到了21世纪的今天,想要回去,是回不去啦。我们每个人都是在机器的控制下生活。作为一个出家人,我对人工智能、对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很关心。在最后一天,我会有一个短短的讲座,到时候我会说出我的看法。
伊丽莎白·洛布教授:我认为AI是一种由技术组成的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帮助和支持人类,并非取代人类。就人类历史而言,任何一种技术的革新都会创造出新的工作机会。回顾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导致农业中的许多工作被取代,但同时,工业革命也创造了很多新的机械化的职位。所以,AI引发的机器人科技,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技术,是一种水平极高的、和认知的复杂度混合在一起的、可以给医疗行业带来革新的一种技术。事实上,AI这种技术在1970年的时候就已经被应用在医疗行业了。
肯农·谢尔顿教授:在谈人工智能之前,我想先谈一谈什么是“智能”。追溯至19世纪,当时很多定义被广泛提出,比如音乐的、数学的、社会的。我认为“智能”是一种能力——能够观察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的能力。1990年,我在论文里研究过这些内容,我的研究项目是创造性。创造性意味着能够提出问题,能够发现现有的知识体系里缺乏什么。在我的印象里,现在的人工智能仍然不能实现我所描述的“提出问题”,但是它可以把已有的知识通过程序的形式表现出来。除非哪一天AI能提出问题,否则在此之前,我宁愿把它叫做计算机编程,或者计算机程序,而非人工智能。
从GIGO到AlphaGo
主持人:朱家岳博士,您来自Google,AlphaGo就是您命名的。您能不能给大家讲一讲AlphaGo的故事?
朱家岳博士:我仅谈谈个人观点,不能代表Google DeepMind。
其实,我本人并不是AlphaGo这个团队里的。AlphaGo的比赛里有一个人,他是AlphaGo的人肉机械手(帮AlphaGo下棋),那个人叫Aja,是我朋友的同事。AlphaGo以前不叫AlphaGo,它叫GIGO。有一天我们在聊天,我对他说:“GIGO,GIGO,听起来像‘鸡狗’,不好听。”他也承认这个名字听起来不太吉利。Aja说:“不然你帮忙取一个名字?”我说:“好,让我想几天。”我问他:“你希望这个名字有什么样的感觉?”他说,他希望能代表世界上最强的围棋。因此,回去以后我就开始思考。通常在一个陆战队里面,最强的团队叫做Alpha Team。狼群里面,狼的领导被称为Alpha Male。因此,我建议他,不如我们就叫AlphaGo好了。我们内部是非常民主的,他们有个选举,投票决定用GIGO还是AlphaGo。大部分人觉得AlphaGo比GIGO好听,因此AlphaGo这个名字就成型了。
什么是AI?什么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许多人对AI的认知来自于电影,他们的认知与我们科研领域、产业领域对AI的定义不太一样。“智能”在这里指的是能够解决一个被清楚定义的问题。所谓“被清楚定义的问题”,指的是其结果能够被测量。举例来说:围棋有可以测量的输和赢,影像识别有可以被清楚测量的正确和错误,自动驾驶系统也可以清楚地测量一辆车是否有从A点到达B点,车子有没有损伤,或者违反交通法规。
主持人:那么,如果是不好计算的,例如画画、书法,这个应该就很难了吧?
朱家岳博士:这要视乎你怎样定义“写一个字”。现在有很多系统,能够产生与人写的字一样字迹的毛笔字。当然,一个系统并不能自己认为自己美好。因为,AI是没有分别心的,它只是一个工具。有分别心的是人。
人工智能的前景
主持人:有人说,AI在未来的10年或者8年内会打败人类,有这种可能吗?未来5年,人工智能在人类生活和工作领域中,将会实现哪些功能?
朱家岳博士:在某些难题上,AI可能会超越人类,例如,最常见的“ImageNet Competition”。许多不同种类物件的影像,由电脑与人辨别。在这个比赛中,电脑的精确度已经超越了人类。但是在其他方面,例如吟作诗词、煮出好吃的料理、创造并不存在的概念等,我不认为AI可以在短期内超越人类。
主持人:那么,五六年以后,人工智能会实现哪些功能呢?
朱家岳博士:5年后,很有可能会实现以下功能:
1.自动驾驶系统。目前在美国,已经有大约265家自动驾驶公司。这些公司一定是确定自动驾驶系统是可行的,才会成立公司。因此,5年后,我很确定,大家一定可以看到自己的车有自动驾驶功能,在路上也能找到自动驾驶的出租车。
2.自动手臂。目前的机械手臂必须要设计好程序。但是目前,我们已经有了更先进的机械手臂,它能根据状态自动学习、适应组装机件的方法。以后,或许各位的智能手机可以几乎完全依靠机械手臂来组装。
3.语言系统和自动发音系统的整合。想想看,以后到了海外,在语言不通的地方,你只要利用手机,输入你想说的话,手机就可以自动把你的话上传到云端翻译,再自动播出来。这样就等于你能与当地人轻松地沟通。
4.智慧电网和智能空调。其实,现在的电网和空调是非常没有效率的。像会场这种地方,它的温度不是以最省电的方法来控制。使用智能空调和智慧电网,则大概可以省下30%~40%的电力,会更环保。
5.AI还可以应用于辅助新药品、新化学产品、新能源(如核融合)的研发。如果要发展新的材料,我们可以利用AI帮助找寻比较可能成功的研究方向,而不需要浪费过多的资源。
没了“饭碗”,怎么办?
主持人:朱家岳博士讲到了诗词。现在,大家一起来看看大屏幕——有两首“西津”的七绝。其中一首是人工智能写的,另一首是古代诗人写的。
第一首:
西津潮水入天栏,云外烟帆霁色间。
明魄荻花宜下马,一溪鸥鹭共相关。
第二首:
西津江口月初弦,水气昏昏上接天。
清渚白沙茫不辨,只应灯火是渔船。
两首诗,一首来自宋代诗人秦观,另一首来自IBM公司名叫“偶得”的写诗程序。大家能分辨出来吗?现场的嘉宾也来猜一猜?(嘉宾举手表态)
其实,第二首才是人写的。
咱们再来看两张图——左边这张是8年前的瑞银集团交易大厅,里面坐满了交易员。右边是交易大厅现在的样子,操作员已寥寥无几了。肯农·谢尔顿教授,您认为您所在的行业会不会因为人工智能的出现而导致大量失业?AI不能替代的领域有哪些?
肯农·谢尔顿教授:可以很肯定地说,不会。作为一个从事科研的科学家,我刚刚也说了,最重要的是创造力。例如现在,我有一个写满问题的单子,上面写了下学期我要进行哪些研究,我要在这些问题里挑出哪些是最重要的、哪些是相关联的。这种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不会被AI取代的。每一个科学家都要有能力提出问题。我比较担心的,是刚刚看到的那个画面(瑞银的画面),这么多工作职位因为AI已经失去了。人类该如何创造更多的职位?这需要我们的创造力想出解决的方法。教育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点。
主持人:伊丽莎白·洛布教授,在医护领域,您觉得AI会取代人类吗?
伊丽莎白·洛布教授:我从事的主要是临终关怀,关怀一些即将面临死亡和即将死亡的人。我们关注的不仅是人的肉体(物理上的身体)而已,我们会更多地关心这个人的整体——物理的身体、生理的身体、心理、情绪、精神等方面。所以,人是非常复杂的、各种体验的综合体,我们需要去觉察,把他作为一个非常独特的整体来考虑。这就是目前我从事的领域。
在临终关怀领域里,对死亡的了解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生命的本质,并且拥抱生命中的遭遇、痛苦及死亡,我觉得这种人类的体验是不能被AI所取代的。很多感知是人类所特有的,机器人不能达到人类的深度和广度。对机器人而言,“人类感知”是个难题——机器人对非常特殊的对象的感知能力,并不能达到人类所拥有的天赋。所以,机器人并不能做到像人类一样——当我们手和手接触时、皮肤和皮肤接触时,能带来非常丰富的感知,机器人却无能为力。因此,我们对濒死之人的关怀,是机器人或者AI不能取代的。
主持人:海涛法师,您有没有想过,某一天您以前所有讲过的经论全部进入了人工智能系统,您的生命电视台也变成了智能系统。佛教徒只要对着智能系统说出自己想听的佛法,阐述自己的困扰,系统就能调出相关的论述,并与人交流。如果真有这么一天,您会怎样调整您的弘法计划?
海涛法师:事实上,世青会的这几天我们就运用了人工智能,世界上有几十万人在同时收看直播,它让佛法的知识传播得更远。但是,我相信以后索达吉堪布会更忙,为什么呢?因为通过佛法,很多问题被暴露了。要解决问题,只能靠亲近善知识,因为人工智能是没办法给对方悲心的。所以,母子相遇,大乘佛教就是上师的悲心感动了弟子而转化了他的贪嗔痴。人工智能如果能发展成这样,那我会不断祈愿这一天早日到来。
看到刚才那些画面,我要讲一件痛苦的事情:12年前,我们收了40位小和尚,他们决心长期出家。但自从有了手机以后,现在只剩下4个了,而且还摇摇欲坠。缅甸佛教、泰国佛教也为此事开会,自从有了手机以后,出家人每年减少四分之一。
针对现状,如今我们只能向堪布学习,变得更有悲心。因为科技越进步,人就离自己越远,离自己的心越远。所以,作为一名佛教徒,我们要把大悲心融入每一部手机里。阿弥陀佛!
主持人:翻译已经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重点。据报道,Google公司运用神经网络算法催生了新一代的智能翻译,使之前的错误率锐减60%。微软公司也奋起直追。智能翻译系统已经成为了2017年最值得期待的五大科技成果之一。在过去的30年时间里,堪布为汉族弟子翻译了大量藏文佛教经典。随着未来翻译人工智能的普及,堪布您觉得翻译事业会不会遇到挑战?
索达吉堪布:我可以很坚定地说,佛教方面的翻译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有些翻译工作,包括旅游、商业,这些可能会取代一部分。但是精神层面的,尤其是佛学层面的,暂时应该不会。如果真的被取代,我也很高兴,因为我可以闭关了。(众笑)
AI来袭,幸福在哪里?
主持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已是大势所趋,无法改变。在这个时代里,我们该怎样与时代共融,提升内心的幸福感?
肯农·谢尔顿教授:我不认为我们的文明会在几十年间被Google发明的这些技术取代。这些技术、小工具可以成为辅助我们的手段。现代社会真正急需的是其他方面的东西,如政治、社会的改革。如果AI能够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我会非常非常高兴。
伊丽莎白·洛布教授:关于AI这个话题,我做了很多调查,研究了很多数据。关于这个话题,我们可以从各大媒体中得到相关信息,比如ABC、澳大利亚的各种新闻媒体。其实,所有的信息都提到,重复性越强的工作,越有可能会被取代。在澳大利亚有这样的预测,有将近500万个工作岗位在2030年的时候,会被自动化取代。但是,我还是非常乐观。正如索达吉堪布所讲,在精神层面被善知识引导,能够认识心的本质真相,这是最有价值的,是AI无法取代的。精神层面的引导者是一把钥匙,能够帮助我们打开智慧和慈悲,可以帮助我们释放内心不可限量的资源。帮助濒死之人,帮助我们面对死亡,这些精神层面的难题,AI无能为力。
索达吉堪布:如果人工智能真的取代了大量工作,许多人可能连吃的、穿的、金钱都没有了保障。不管怎样,那个时候这些人会很痛苦。我们经常说认识心的本性是很快乐的,但是如果没有吃的、没有穿的,哪怕认识了心的本性,恐怕也生存不下去。不管在哪一个时代,我们都要有满足感,这样会比较幸福。我用佛教的语言做个结尾,佛在《遗教经》中说:“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有满足感的人,即使没有很多的资源,也会过得很快乐。
海涛法师:科技在进步,但是无论如何也没办法制造人工智能爱人,如果能制造AI情人,那这些女人就被“超度”了。我们佛教徒相信有天界,在玉皇大帝的天界上不需要人工智能,所以人工智能也没办法征服太多。但科技越发达,人越空虚。科技给你物质的便利,但也让你越来越痛苦。科技的进步是无法避免的,商人会用尽一切方法赚更多的钱。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护自己,守护菩提心,守护大悲心,以强大的悲心运用科技,帮助别人。
朱家岳博士: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强人工智能系统(Strong AI System)会形成,人类将进入新纪元。AI能够帮助我们更有效率地使用能源,因此弗艾特教授(Louise Vet, 1954-)所担心的环境问题也许不再是问题,因为AI系统能够帮助我们节省能源。在全球变暖的问题上,AI能够降低碳排放,能帮助我们使用更少的资源、更有效率的系统。届时,世间上的许多食物、资源都会变得更加便宜。AI甚至可以帮我们开发新的能源,例如核融合(Nuclear Fusion),这样,人类可能拥有趋近于无限的能源。AI系统也许还能帮助我们发展更有效率的有机耕种系统,使用立体耕种法。对于食物,人类将没有后顾之忧。到时候,如果各国的政府能够推出“Universal Basic Income”(全民基本收入),那么人人都会有固定的薪资,每个人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都能获得基本的保障。这样大家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开发心智、修行、学习佛法,或者闭关。
当然,这些都是建构在人类充满善心的基础上,因为我们知道,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用在好的地方,也可以用在不好的地方。刚才许多大德都说过,其实人类最忧心的就是人工智能会取代大量工作。这的确有可能。届时,因为资源的分配,将有一些人拥有非常多的资源。而诸位善知识,你们因为充满福报,将来可能会成为拥有更多资源的那群人。我希望大家以后拥有更多的资源时,能够用大悲心布施给那些丧失资源的人,让这个地球变为一个更平衡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