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8. 10第1届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以科学精神探索前生后世】
以科学精神探索前生后世
Exploring previous and after life with scientific spirit
2011年8月10日
诸位学者、喇荣五明佛教大学的诸位法师:
大家好!
在这次研讨会上,我们有意邀请了一些非佛教徒,希望非佛教徒们不要感到拘束,不要觉得受到了限制。这次“青年佛教学术研讨会”虽然以研讨佛学思想为主,但同时也是一个自由、开放和平等的平台。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你们能获得真正的利益。这既是我们的初衷,也是你们来到这里的目的。
20年前,我曾写过一些探索前生后世的文章,最近,也出过一些书和光碟。我认为,佛教徒既要了解基督教、天主教的教义,也要去一些非佛教徒的场合——刚才王博士说,有些尊者到他所在的大学讲学时,不去哲学或宗教研究所,而是去生物化学研究所。
酷爱修行的人可能对我有看法:“堪布不好好修行,为什么天天和不信佛的人扯来扯去?”不过,以此因缘,再过20年,在座的诸位或许会找到人生的真理,这就是我们的目的。
一 应以科学态度研究前后世
我对前世今生有坚定的信心。刚才有人问我,是不是能看到自己的前后世?我不能看到,但我以信心作证。
《大般涅槃经》中说:“不见后世,无恶不造。”人如果不知道有前后世,他即生中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就只会为了短短几十年的利益。如果人生只有几十年,怎么过都可以,但是,人的确存在前后世。今生的几十年,关乎每个人未来世的命运。所以无论信仰宗教与否,都应该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得出一个符合真实的、客观的结论。
刚才王博士说,希望得到加持,让他当下具足宿命通,看到自己的前世。这是很困难的,但我可以送你们一本书,慈诚罗珠堪布结合佛教与科学造的《前世今生论》。
我在翻译这本书的过程中一再感受到,如果能真正学习此论,就不得不承认前后世。书中的推理、证据是不可否认的。如果试图否认,你至少要花十年时间去研究。
学任何知识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首先要一遍遍阅读、思维——以王博士的学识也许不用花太长时间。读完后,请你告诉我你信不信,如果信,你会考虑:“我下辈子会变成什么样?怎样才能在今生和未来的生生世世中趋避痛苦,得到真正的快乐?”对人类来说这是最重要的。
很多年轻人都不懂得这个道理,也从未受过这样的教育,这是非常可惜的。我每到一个繁华都市,心中都会感叹:“一个人无论地位有多么尊贵,财富有多么圆满,有多少人羡慕赞叹,如果连前生后世都不懂、不承认,那他已经成为毁谤真理的人了。”
现代一些大学生行为盲目,思想封闭,受教育的范围狭窄,当然这是情有可原的。刚才申博士也说:“现代教育处于一种单一的氛围中。”的确如此。你们从小学、中学、大学本科乃至硕士生、博士生阶段的教育中,从未涉及过这一领域。老师也不了解,就随随便便予以否认。大多数人人云亦云,说的人多了,似乎就成为一种真理。
尚未思考过这个问题的人,你不一定要承认,但你一定要有一个公正谨慎的态度,要以科学的精神去证明前生后世是否存在。
二 前后世存在的理证
佛教不仅仅是一种信仰,如果因为是佛陀所说就正确无谬,那是不合理的。我们之所以诚信佛陀的语言,是因为它完全经得起逻辑的推敲。
法称论师在《释量论》中,对前生后世存在之理作了无可辩驳的严密推理。今天,组委会特意在主席台上挂了法称论师的唐卡。在印度佛教史上,法称论师以雄辩著称。通过因明推理,他建立了两个主要论点:
一是前生后世存在,二是释迦牟尼佛是无与伦比的导师。在东西方一致公认的逻辑推理前,任何一位学者对此都不得不接受。
在座的各位一定要学习前生后世的理论。任何一个理论,尤其是非常微妙的、深奥的理论,你不可能立刻明白它的意义。
有人问:既然前生后世存在,为什么我想不起来?
这是一种未经思维和观察、经不起推敲的推理。你想不起来,不一定不存在。不要说前生后世,一两岁时的情景,你是否能想起来?
这次研讨会不是以信仰来判断和决定,而是要以理服人。我们所提出的前后世存在的观点,是建立在大量事例、逻辑推理、教证和比喻基础之上的。从人类历史之初,到当今的21世纪,还没有人能真正推翻前后世存在之理。如果真的有人能推翻,佛教徒会随从真理而承许。
我在读书时也有过这样的疑虑:“假如真的是人死如灯灭,那么,行持念经、转转经轮、学习佛法并修行等任何一种善法不都徒劳无益了吗?”
随着深入研究佛教因明和中观,对现代科学和哲学理论进行观察和分析,再加上身边和世间的很多案例,我个人对轮回深信不疑。这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而是30年来反复钻研的一个结果。
三 前后世存在的案例
对前生后世的研究,可能要花很长时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史蒂文森博士(Ian Stevenson, 1918-2007),十多年来,依靠私人基金会的帮助,搜集到1700多个转世个案。其中大多数事例都能找到证人和历史根据。当史蒂文森博士排除其他可能的动机后,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
轮回可能是真的,死亡并不是终结!
我曾读过他写的《二十案例示轮回》(Twenty Cases Suggestive of Reincarnation)。从那以后,史蒂文森博士奔波于世界各地,在40年中收集了3000多个案例,发表了几十篇学术论文,被后来的研究者引为经典。
从古至今,一直有很多前生后世存在的案例。一个名叫詹姆斯·雷宁格(James Leininger, 1998-)的美国男孩,回忆起自己前世是一位海军飞行员,在二战期间,他的飞机被日本炮弹击中,导致机毁人亡。美国各大新闻媒体都报道过他的事例。
2009年,印度一位名叫阿杰的16岁少年死于车祸。阿杰生前曾告诉家人,在1984到1993年间,他以人、苍蝇、蜜蜂和蛇的形态,在同一个家庭转世5次。最初,他转生为家中的一个男孩,6岁时,由于邻居没有孩子,十分嫉妒,把他毒死了。后来他先后转成苍蝇、蜜蜂、毒蛇以及家中一个两岁的孩子。对于每一次转世,他都记忆犹新:6岁时,邻居怎么对他下毒;他在院中变成一条毒蛇时,他婆婆怎么把他打死。
他的故事,印度所有媒体都报道过。虽然他转成蜜蜂、苍蝇的事无法查证,但对其他转世,所涉及的当事人都已经完全证实了。
对生命学家、心理学家等科学家来说,前后世是一个谜。但对佛教而言,这不是秘密。
你们有的从国外飞来,有的从东北、内蒙古、青海、海南等地飞来,有的是依靠其他“神通”而来,你们希求真理的精神非常可贵!我希望来自各国各个不同信仰和研究领域的学者,都能以严谨治学的态度,说出令人深省的道理。
现在是21世纪,各个国家都以和平共处的理念,互相尊重,共同合作。佛教徒和非佛教徒之间也应和睦共处。这样,人类才会有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现场互动
问:我来自河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我带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来参加研讨会。我想问的是:在科学中可以作出假设,通过一系列实验去验证这个假设,得出一个结论。而佛教前世今生的理论及有人口述自己的前世时,是否有一种方法去证实?
堪布:第一个问题,前生后世的理论,有没有一种方式证实?有。《释量论》和《量理宝藏论》中说:众生今世第一刹那的心(有法),是依靠前世心识这一根本因为前提的(立宗),因为除了自己前面同类的因外,不观待其他任何法之故(因),就像我们现在的心(比喻)。
今生的第一刹那心,前面肯定有心。为什么?因为心的近取因(最主要的因、根本因)就是心,除了心以外,不可能从其他任何法中产生。有些人可能不承认,它不是观待我们的身体和父精母血吗?但这是次要的缘,不是根本因。而心识的根本因不是心识的理由,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的。同样,如果没有遇到其他障碍,未来的心识也会不断地存在,具足因的缘故。这个三相推理非常尖锐。如果你觉得这个推理无法证成,可以在台下和我辩论。
第二个问题,你认为用科学实验来证成前后世比较困难。是这样的。科学实验一般是在物质上试验,而心灵是无形之法,是非常微妙的。比如,现代科技可以把声波变成无线电波,又还原成声波,双方都可以听见;中阴的心识,也如声波一样。最初是可见的身体,离开肉体之后,成为无形无色的意识之身,而后,又转为下世的身体。对此,西方科学家已用科学实验证实。
英国医生山姆(Sam Parnia)在对濒死病人进行的试验中发现,100个人中,有7个被抢救过来的病人,能说出自己灵魂离体时,看见他放在天花板下方一块不透明薄板上的小物体——除山姆外,没有人知道这些小物体是什么。但在濒死体验中,灵魂飘到天花板上,看见了它们,所说的内容和真实情况完全一致。山姆是世界上首次用重复科学实验的方式证实“灵魂”存在的人。
最初,你持半信半疑的态度,这样非常好。禅宗说:大疑大悟,小疑小悟。假如小疑,就不会有探索真理的欲望;如果大疑,在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之后,一定能遣除一切怀疑。
问:很多调查说,因为前世被枪杀或其他原因,转世后身上有前世遗留的标记。这种说法有没有根据?
堪布:以我们有限的意识,无法企及众多甚深的领域。龙猛菩萨之后出生的圣天论师,在距今两千年前,就已在《中观四百论》中,讲述过这样的问题:
茅草房中有一桶酸奶,一只灰白色的鸽子,从茅草房顶上走过。鸽子的脚印,清晰地出现在酸奶上。鸽子并没有踩到酸奶,然而,鸽子、酸奶、从茅草顶棚走过这些因缘聚合时,这神奇、不可思议的现象却会产生。
同样,圣天论师说,因为一切万法都是空性,只要条件聚合,如幻的现象就会产生,这是一种自然规律。前世的身体虽然已经湮灭,但依靠心识离开前世去往后世,前世身体的印记、心识田中的种子等等因缘奇妙聚合,前世的痕迹,也会在后世的身体上显现。
问:整个大千世界生命体的数量是恒定的,还是有变化的?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每个个体最初是如何产生的?又如何在六道轮回中迁变?最后又会怎么样?
堪布:事实上,不仅是生命,物质也同样如此。按照佛教理论,世界有成住坏灭四个阶段,就这样周而复始。
此生的生命,从整体而言,属于一个总的生命体系;别别来说,在每一个众生还没有成就前,生命就会不断延续。但是生命有没有一个恒定的总数呢?没有。
佛教讲众生无边,原因是我们的世界无量无边。如刚才一位学者所说,如果你读过《华严经》玄妙的华藏世界,就知道世界浩如烟海。从世间的角度看,不仅是整个宇宙,即使是自己的生命,也是不可能了知的。
依靠天文学家,最多只能看到一个地球、几个银河系;无量无边的世界体系,天文学家还认识不到。生命也是如此。在浩瀚的世界中,有无量无边的众生。每一个众生的心识,都持续不断地存在。这种存在,是非常神奇而又微妙的。
任何一个学问,尤其是难以思议的道理,不是任何人都能了解的。比如量子力学,虽然科学人士对它深信不疑,但对其他人来说,很难了解其堂奥,只能是半信半疑。
问:佛教说:只有同类才能产生同类,心识不可能从身体和父精母血中产生,只能从心识中产生。我想问,如果把桌子烧了,它变成了烟,这还是同类相生吗?为什么在有情和无情之间,不能非同类相生呢?
堪布:以肉眼和分别念观察,烟是从火中产生的。火是炽热的、明亮的,与所生的烟似乎并非同类。但是,按照《量理宝藏论》,从同一相续的角度,也可以称之为同类因。但如果详细分析,烟有烟的近取因。现代物理学也证实了这点:烟的近取因,就是木头的分子。烟,事实上是很微细的、碳化了的木头颗粒。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心识也是如此,不可能从物质中产生。心识能照见和觉知内外之法,能决定和取舍,它与无情之法,就像水和火一样互不相容。如果心识能从父精母血等无情法中产生,那么水中就能够产生火。
任何一个事物,依凭肉眼所见、分别念思维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是可靠的。因和果之间,有一条非常微妙的直线。如果能学习《量理宝藏论》和法称论师的《释量论·成量品》,你会对心识只能从心识中产生的道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问:很多人都说,自己有灵魂出窍的体验,以此来证实轮回是存在的。灵魂出窍真的存在吗?
学员:我毕业于重庆交通大学。因为以前练过气功、接触过密宗等,就有过灵魂出窍的体验,所以很坚信人有前后世。灵魂出窍的感觉是很可怕的。我记得高三时,我每天打坐,觉得好玩,也并没有追求书上说的神通等。当时就是按照书上所说,朝着上面观想。
一个多月后的一天,大概是凌晨两点多,突然之间,一下子就感觉出来了,感觉自己飘到天花板上。但是不能穿过天花板,只能顺着飘。然后到窗口了,就特别害怕飘出去。因为当时一想到出去,就觉得会死掉,会回不来了,就怕这个。最后我就回来了。当时那种感觉就是周围一片寂静,我能看见自己在那儿打坐。大概就是这样的,很恐怖。这让我想起一句话,就是人对于未知的事物都存在一种恐惧感。在那次体验之后,我就很爱看一些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
法师:以前我班上有一个道友,是浙江的济光法师。他给我讲过一段他的亲身经历。他在中学的时候从四楼掉下来,脑袋朝下,一下子摔昏了。摔昏以后他的灵魂马上就出来了,觉得自己飘到了大树上。然后他看到树上有个鸟窝,里面有麻雀,他就去抓窝里的小鸟。他一抓小鸟就飞了。再后来,他看到老师和同学们在抢救他,但他却一点痛苦的感觉都没有。整个抢救过程他都看到了。后来,突然他就回去了。回去以后,他觉得眼睛剧痛,之后便落下了后遗症。脊柱受了伤,身体很不好。他在我班上待了几年,实在扛不住就下山了。
虽然这不是我的亲身经历,但我相信老道友他跟我说的不会有假。这是我补充的一个例子。
堪布:我们曾经采访过这样的人。他是色达县人,不愿透露自己的名字。他在被抢救时死去,神识离体,来到医院上方的天空,看见医务人员正在紧张地抢救他。他非常轻松、舒适,同时,也感到隐隐的担忧和恐惧。
他来到急救室隔壁,那里有很多熟人等候着。他们对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他莫名其妙。他发现,墙壁对他没有阻碍,他飘浮着,目睹了当时的一些场面。后来,他生出一念:我不能这样,还是回去吧。一念之下,他昏厥过去。过了两天,他被抢救过来。
每次,他回忆起那段经历,泪水都止不住地流。他说:“轮回真的很恐怖。那时,我可能已经是中阴身,如果没有回来,就真的去了后世!”如果有人想了解生命的奥秘,我相信,在没有信仰的知识分子和普通百姓中,也会有很多奇妙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