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直播14
认识了心的本性,所获得的甘露妙味,肯定比可口可乐、橙汁、红牛等饮料要美妙多。
禅修法2017年9月16日
今天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开示,主要讲麦彭仁波切的《禅修法》。
开示过程中会有英语翻译,只懂一种语言的人,听起来可能会有点累。但我们依靠不同的语言,让更多人了解佛法真理也是有必要的。在未来的时代,英语仍然会在世界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这几年来,我们经常在不同场合用汉语和英语跟大家交流佛法,这也让很多年轻人在语言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由于今天的大多数听众是说汉语的,我们就以比较简略的方式进行翻译,希望大家也以欢喜心来接受。
今天,我们启用了一个新的道场,这里还没有耳麦,我有点不适应。因为平时讲课都习惯于听到自己的声音,今天听不到,好像有点乏味。不管怎么样,今天开光这个新道场,我还是很开心。
珍惜因缘
现在,很多地方都非常需要道场。当然,有了道场就要讲经说法、闻思修行,否则道场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虽然念经、供佛、做佛事的功德也不可思议,但最重要的还是弘扬释迦牟尼佛的智慧。因此,有闻思修行的道场才能称为真正的道场。以前学院建大经堂的时候,上师如意宝说过:“新的道场哪怕只使用一天,大家只在里面上一堂课,建造、供养者的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现在,我们依靠三宝的加持而有了不同的道场,也让大家在各个地方有了共同学习的机缘。
我讲经说法很多年了,尤其是从2006年以来,互联网的普及让我们有了更加殊胜的因缘,让世界各个角落的人能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学习佛法。这个因缘的确不可思议,对此你们也许懂得,也许不懂。不管怎么样,大家今后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去闻思修行。
为了课程直播的顺利进行,很多人提供了网络技术等支持;为了大家能在各个地方共同学习,很多人提供了道场等资源。也许你们觉得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我并不这样认为,我觉得,我们能在有生之年让很多人种下佛法的善根,乃至认识心的本性,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事情。
本来我今天比较忙,明天还需要早起,不一定要安排讲课。但是我深深地感到,这样的因缘不知道还会持续多久。所以不管有多少听众,哪怕有一百人或十个人,我也想讲一堂课。当然,我并不是说现在就要出现无常了。而是想到,对每个人来讲,如果没有福报,也不一定具有长期闻思修行的因缘。所以,我们哪怕只有一天的因缘,也应该珍惜。
今晚,在座的各位都拿出了自己最宝贵的时间来听课。在这一个小时当中,有些人本来可以修行、谈工作、休息或玩手机——玩手机对于一些人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事情——但是大家没有去做这些,而是选择在这里共同学习,非常感谢!如果一个听课的人都没有的话,我想讲法也讲不成。而且,如果我们以一种凝聚力来共同学习,也许会给自身和整个社会带来一些新的变化。
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等会讲完麦彭仁波切的《禅修法》,大家一起念一下汉文的《普贤行愿品》。有些时候,我们整天忙忙碌碌的,好像也没有做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如果念一遍《普贤行愿品》的话,这一天就有了价值,我个人是这样感觉的。
依止开悟者的教言
这部《禅修法》译于今年的1月10号,当时我在成都。它的文字虽然很略,却极具加持。在这个时代,大家都很重视禅修。但我认为,禅修最好由一位可靠的上师来引导。如果每个人都凭着自己的想象来禅修,所走的路就不一定正确。所以我们非常需要一位导师,而且这位导师应该是成就者。否则,大家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也不一定能有什么收获。
在这个时代,人们的压力都比较大,也逐渐意识到,关心自己的心是很重要的。于是,东西方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禅修。最近,有一部很火的美国电视剧叫《权力的游戏》,在谷歌上的搜索量为1.35亿人次;然而“禅修”二字的搜索量更为惊人,达到了2.19亿人次。可见,跟点击率特别高的一些影视作品相比,人们对禅修的关注度要更高一些,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其中的原因。
最近,《纽约时报》也打破了传统的周期性新闻模式,发布了一些与禅修相关的内容,他们说,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在他们所刊登的内容中,包括教人们如何将禅文化融入日常的喝茶、说话、走路等各种行为中。
从佛教的角度来看,禅修其实是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人们非常熟悉的话题。如今,也许是由于时代的影响,也许是因为人们的内心变得更加复杂,禅修显得更为重要了。如果缺少了禅修,人们的生活仿佛就会索然无味。
现在,国内外弘扬禅法的人比较多,我也看了很多这方面的书,刚刚还收到了一些。但我感觉,有些书中所介绍的禅修方法并不是很究竟,依此禅修只是增加一些分别念而已。因此我很希望,大家能按照一些开悟上师的思想去禅修。至于其他一些禅修方法,虽然可以暂时压制分别念、缓解焦虑等,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更无法通过它来认识自己心的本性。既然我们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修持,最好还是选择像全知麦彭仁波切、全知无垢光尊者或佛陀的教言,这是最理想的。
现在世间有各种禅修方法,比如正念禅、动中禅等。一方面,这些方法是很好的,因为只要能减少人们心灵上的痛苦,就符合大乘佛教的究竟思想,非常有意义。但另一方面,我还是希望大家能遵循开悟上师的引导。为什么我今天要讲全知麦彭仁波切的《禅修法》,而不讲自己的分别念呢?原因就在于此。
下面就开始讲全知麦彭仁波切的《禅修法》,全文包括了禅修的几个步骤,第一步是断除散乱:
欲饮寂止之甘露,若未断绝外喧嚣,无法遮止内散动,故当断绝内散乱。
若想品尝寂止之甘露,首先一定要斩断外在的各种散乱、喧嚣,否则,内相续的各种动摇和分别也无法断除,从而无法趋入禅修。所以,禅修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断绝外在的散乱,比如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环境以及各种外部干扰。
在座各位应该是对禅修有兴趣的,那么大家在准备禅修时,首先要寻找一个比较寂静的地方。有条件的话,可以去一些寺院、道场、闭关房甚至是山洞。如果没有这样的因缘,就在禅修之前把门关上、把手机关掉。因为凡夫人的心没有定力,总是向外散乱,也就是心随境转。所以,首先要尽量断除令心散乱的因缘,在禅修的一小时或半小时当中,一定要把手机关掉。
有报道说,人们平均每天看手机110次。这么频繁地看手机,心是无法安定的。以前,西方一位大德说过,电视机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是最大的,因为人们的心都散乱在电视上,长期被动接受信息,思维的主动性会大大降低。时至今日,电视机的影响可能没有那么严重了,取而代之的应该是手机。人们每天把大量时间花在手机上,让“碎片文化”占据了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因此,禅修的第一个要诀就是断除这些散乱。
在此处,麦彭仁波切讲到了“寂止之甘露”,在佛教当中,经常用“甘露”来比喻修行的境界。谁得到了这样的甘露,他的痛苦就会全部消失,快乐和善法则会纷至沓来。龙猛菩萨在《中观根本慧论》中说:“不一亦不异,不常亦不断。是名诸世尊,教化甘露味。”从最究竟的角度来讲,万法的本体都是不一不异、不常不断的,这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为教化弟子而宣说的甘露般的妙法。当然,这里是把禅修的境界比喻为甘露,无论谁品尝了这种甘露妙味,他的恐惧、不安、不开心等情绪都会全部遣除。
《方广大庄严经》中说,世尊成佛时也获得了甘露般的境界,我之前将这个偈颂翻译为:“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吾已获得甘露之妙法,纵于谁说他亦不了知,故当默然安住于林间。”佛陀说,他所证悟的境界有五个特点: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虽然已经获得了这样的境界,但是现在给别人宣说的话,也不一定有人懂得,所以暂时不说法。后来,很多众生请转法轮,佛陀才转了第一转法轮。
总之,如果我们通过禅修而认识了心的本性,所获得的甘露妙味,肯定比可口可乐、橙汁、红牛等饮料要美妙多了。
第二步:依止正知正念。
若未断绝散动续,不得一缘安住时,
依止正念不间断,已稍安住依正知。
如果没有断绝散乱的起心动念的相续,就不可能得到一缘安住的境界。所以,我们要不间断地依止正念,能够稍微安住之后再依止正知。
其实,现在很多人所修持的正念禅修,应该就是这个步骤。至于后面的几个步骤,也许很多人还没有开始,也许是并没有重视。
正念与正知的修法很重要。什么是正念呢?就是对善法念念不忘,比如时时不忘自己是一个修行人,以此来约束自己。什么是正知?大乘佛教中讲,正知就是用自己的心来观察自己的身口意三门;这里则侧重于用心观察自己的念头,始终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如果发现自心已经散乱了,就要让它重新安住下来。
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中说:“若以正念索,紧拴心狂象,怖畏尽消除,福善悉获至。”如果用正念的绳索,把心这头狂象紧紧拴住,那么所有的痛苦、恐惧、不安、焦虑都会消除,而智慧、信心、悲心等福德和善妙功德则会自然具足。所以,我们要用正念来管住这颗心。
但世间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包括我自己也不一定完全做得到。比如前几天,我乘飞机去北京,路上就一直用正念来观心。从坐公交车到上飞机,我还能保持正念,但是到了飞机上开始放行李的时候,那颗狂象般的心就跑掉了,等我坐下来时才发现这一点。可见,如果我们没有用正念的绳索紧紧拴住自心的狂象,它就会立即跑到别处去。
总之,禅修的第二个窍诀是依止正知正念,即用正知正念来观察自己的心。这很重要,所以我再三地强调。麦彭仁波切的教言文简意赅,而且极具指导性。我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开示而学会禅修,如果不会禅修的话,还是很可惜的。
第三步:持续安住。
持续处于无散中,精进延长安住时,
已成串习复策励,摧浮想敌生住分。
“持续处于无散中,精进延长安住时,”这里讲到,要持续处于无散乱的境界中。也就是说,以正知正念观察自心之后,还要持续地安住于没有散乱的境界当中。而且应该精进地延长安住时间,从5分钟到10分钟、20分钟……
“已成串习复策励,”在这样串习的过程中,有时会产生一些分别念,令心无法安住,那就再次地策励自心,让它回归原来的状态。
“摧浮想敌生住分。”通过反反复复的练习,摧毁浮想联翩的念头。在禅修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地生起各种分别念,此时就要将其摧毁。有时候,虽然没有特别明显的念头生起,只有一些细微或潜伏的分别念,但这些也会带来危害。禅修中的分别念就像敌人一样,会抢夺我们的善法财富。因此,如果在安住过程中产生了分别念,就要尽量认识它的本性,或者用九种住心的方便将其全部摧毁。慢慢地,我们就可以持续安住了。
当然,要想持续安住,还是要花一些时间去练习的,因为凡夫人确实很难在短短的时间内安住下来。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多一些禅修的时间。从今年开始,每个人最好在一年当中至少闭关7天。如果能连续闭关7天,那当然是很好的;但若由于工作、家庭等原因实在无法连续闭关,也可以在一年内累计闭关7天。比如某个周日闭关1天,下个月再闭关1天……在一年当中凑够7天。
作为一个佛教徒,如果一点也不修,光在口头上讲,那就变成了“学术派”。所以大家一定要修,而且要对自己的内心有所认识。
我们佛学院在每年的藏历九月都会闭关两周左右。在世间上班的人不一定有这么长的时间,但至少也要一年闭关7天,这是今天给大家提的新要求。当然,如果你实在没有时间、没有兴趣,我也不可能强迫你。但你最好自己好好考虑一下:修行是很重要的;一年当中有365天,除去闭关的7天,还有358天,所以空出7天应该是可以的。如果觉得这也有困难,那只是自己纷繁的分别念不听话而已。
在人一年的生命当中,7天也许不算什么,但是如果用这7天来闭关,它却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麦彭仁波切在其他论典中说过:即使只修行7天,我们的身体和心灵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放松和轻安。
第四步:未成就前精进修。
稳固乃至未成就,无勤趋入由彼生,
真实轻安寂止前,不断精勤松紧行。
不断修行会逐渐达至稳固状态,但在没有获得成就(即无勤的境界)之前,都要不紧不松地精进修行。
所谓“无勤”,是指真实的轻安与寂止会自然产生,不需要勤作。所谓“轻安”,是指身体或心的堪能。如果身体获得了轻安,那么安住时身体就不会疼痛。你看我今天就有点脚痛,用什么姿势坐着都不舒服。如果身体获得了轻安,一直金刚跏趺坐都没有问题。同样,如果心获得了轻安,专注在何处都不成问题。
在无勤获得身心轻安的寂止之前,都要不断地勤奋修行。这种勤奋要松紧适度,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否则都会影响修行效果;在得到无勤之果以前,修行也不能间断。但遗憾的是,有些人还没有达到稳固状态就退失了。
学会的道友们,在禅修方面应该是很精进的。2016年以前,我们要求大家对于《大圆满前行》的每个引导修4座,每座至少半小时,92个引导就要修368座、184小时。从2016年开始,考虑到这个修量对大家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就要求每个引导修3座,92个引导就要修276座、138小时。
修行确实是长期性的。学会当中修前行和《入行论》的道友们,除了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坚持下来的人以外,很多人都在几年当中完成了规定时长的禅修任务。
我希望大家身体力行地长期禅修。这当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很多人一开始都觉得修行很重要,于是决定禅修,但真正坚持下来并不容易,这需要智慧和福报。但不管怎么样,学会中的很多人还是做到了。这样说并不是炫耀,而是事实——很多人在过去的几年间,每周坚持汇报修量,最后通过考核而进入了密法班,对此大家都非常清楚。总之,我们对于修行不能光在口头上说,而要实实在在地按次第去修、按小时积累。
刚才讲了第四个窍诀,这是禅修的正行法,大家要记住两点:一是修行没有获得无勤、稳固的境界之前,一定要不紧不松地持续努力,不要中途放弃;二是修行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不需要再勤作了,可以自然入定。现在很多人一定要通过勤作、努力专注才能入定禅修,但是到了一定的时候,只要结上金刚跏趺坐就可以自然入定了。就像喜欢睡觉的人,自然而然就能入睡一样。
前面讲了断除散乱、依止正知正念、持续安住,以及最后如何达到无勤和稳固的禅修之果——这是真正的禅修标准,这四个步骤是禅修当中最重要的。最后,麦彭仁波切给大家讲了一个教言作为结尾。
难久纯熟会怯懦,故初坚稳增精进,
中间持续不断勤,末得强力品喜果,
如是精勤成妙利。
“难久纯熟会怯懦,”有些人修行了很长时间,还是难以达至纯熟,因为对一般人来说,修行很难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时,大多数人会产生怯懦、懈怠和失望的情绪。
比如有些人每天早上都修半个小时,坚持了很久,却好像越修越没有感觉,从而对修行产生怯懦。为此,麦彭仁波切讲了三个窍诀,大家一定要记住。
第一个窍诀是“故初坚稳增精进”,最初一定要立下坚定的誓愿:我一定要把这个法修完!
现在很多人在学英语、学画画、学禅修、学瑜伽,虽然一开始很有热情,但慢慢就学不动了。所以,这些课程开班的时候很热闹,到了最后就很冷清了。有些时候,学员交了5000块钱的学费,打算学一年,但到半年的时候就没人来上课了,于是老师们就发财了。
因为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特点,所以第一个窍诀就告诉我们:最初一定要发愿,在禅修的过程中要做到坚稳与精进。
第二个窍诀是“中间持续不断勤”,在修行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能间断禅修。
其实,任何一项学习、训练都没有那么简单。有些人听到广告中说,你参加这个学习之后,半年就会取得什么成果,于是就很激动地报名了,心想自己肯定没有问题,但最后却不一定能坚持下来。我之前去北京遇到一些企业家,他们参加企业培训的情况也是如此,刚开始报名、交钱的人特别多,最后能善始善终的几乎没有,一遇到违缘就全都退了。
总之这里讲到,在禅修的过程中要不间断地努力。
第三个窍诀是“末得强力品喜果”,最后一定要得到强大的力量,真正获得禅修的喜乐之果。
在世间学英语、练瑜伽时间久了之后,也会得到一定的成果。当自己真正具备了某种智慧或技能,就会感到很开心,自信心也会增上。
我们学佛也是这样,最初要有精进修行的坚定誓愿,中间不能退转,最后应该获得强大的力量,品尝修行的妙果。但有些人只是刚开始有决心,中间遇到违缘就放弃了,最后也就无法品尝妙乐的果实了,这很可惜。
其实,麦彭仁波切所宣说的这些窍诀,不仅可以用在禅修方面,也可以用在很多事情当中:刚开始要发坚定的誓言,中间遇到任何情况都不退转、不忘初心,结果自然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真正能够品尝到精进努力的结果。
我为什么要翻译这个《禅修法》呢?因为现在禅修的人虽然很多,但依止一些精要窍诀而禅修的人并不多。所以我觉得,大家很需要一个学习的依靠处,一个能带给我们坚定力量的修行窍诀。麦彭仁波切的《禅修法》就是这样的窍诀,我们只要依此不断努力——在禅修的初、中、末三个阶段都精进修持,就一定会获得成功,自他二利也会得以成办。
几点希望
麦彭仁波切的《禅修法》就讲完了。我希望,法师们以后能按照这个教言来弘扬禅修,这会有很大的意义;在座的各位,如果对禅修有兴趣,也可以依此窍诀来修行。所谓的“窍诀”,就是以简单的文字,直接揭示深奥道理、有效指导修行的教言。当今时代,在为数众多的禅修群体中,有些人掌握了禅修方法,有些人还没有。我们既然要修,就一定要借助正确的方法。
另外,希望学会的道友们在闻思的基础上不断修心。因缘具足的地方可以集体禅修,每次修半小时到一小时,这样共修的效果是很好的。如果实在不知道观想什么,也可以观今天所讲的内容——以正知正念来摄持自己的念头。暂时不具足共修因缘的人,就自己早晚禅修半小时。这样修下去的话,到一定的时候,心就会比较堪能,做什么事情也非常容易。
希望大家能通过修行,使内心逐渐堪能。如果心堪能了,不管外界发生多大的变化,自己都能轻松面对;如果自心不堪能,即便发生很小的事情,也会感到痛苦不堪。
今天我很开心,能在这个宽敞的道场给大家开示《禅修法》,大家的因缘也很好。另外,很多人在城市里学习特别不容易,等会儿我们念《普贤行愿品》的时候,也为世界各地为大家提供闻思修行道场和诸多方便的善男信女们回向,愿他们今生来世获得安乐、福祉和真正的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