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忏悔法
——广州海豚号船上开示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家好!
今天广州的居士一起放生,是很好的事。同时,我也顺便说一些话。
放生是最好的忏悔法
大家在此地举行放生,应该是前世所积累的因缘,若非如此,要放那么多的生命也有一定的困难。今天,这么多人努力发心,救护了不计其数的生命,对佛教修行人来讲,这是一生当中极为难得的大事。我能参与其中,感到非常荣幸。我觉得,这在你们的修行过程中,也应该是功德最大的一次活动。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世上所有众生最珍爱、最宝贵的,就是自己的生命。不仅是人类的生命如是珍贵,世上所有大大小小众生的生命,皆具如是价值。生命这朵美丽的鲜花,无论谁去践踏摧毁,都是世界上最恐怖恶劣的人。所以,这次我来广州跟大家第一次结上的善缘,就是放生活动。
我们修行人始终应该以佛陀开示的慈悲爱心来对待一切。如果以爱心来待人接物,世界肯定会变得更美好。
今天这么多道友聚在一起共发菩提心,极为难得。生长在海边城市的人,可能一生都造过很多恶业,尤其是杀生最严重。你们还没学佛时,可能也吃过很多众生,因为生在河海边的人类,生存的主要因素就是水产动物。听说你们特别擅长吃海鲜、吃鱼等小动物,而且很多人只喜欢吃活的,所以这辈子可能造过无数的罪业。
而这些罪业要想得以清净,依靠什么办法呢?
唯一的办法就是忏悔。未忏悔的话,我们的人生几十年过完之后,定会堕入三恶趣当中——地狱、饿鬼、旁生,非常恐怖!一旦转生到了三恶趣,何时能获得解脱呢?相当困难。
所以,有生之年,我们要好好忏悔。
一方面,要念诵金刚萨埵心咒“嗡班杂儿萨埵吽”。这个心咒能遣除我们无始以来在轮回中所造作的一切罪业,具有巨大的功德和威力。我们时常都应保持忏悔的心,清净自己一生当中所造的一切恶业,同时,对于自己无始以来所造的恶业也应该忏悔。
另一方面,所有的忏悔法中,放生是最好的。
《大藏经》中有个公案:一个外道特别喜爱吃肉,一生造恶无数,尤其以杀生最厉害。后来,他死后经历十八大地狱,直接堕入金刚地狱——稍具佛教常识的人皆知,金刚地狱极为恐怖。当他挣扎着感受无量痛苦之际,释迦牟尼佛教法下的阿难尊者通过神通,了知此人正在地狱中感受痛苦,于是向佛陀请教:“这位外道为何感受金刚地狱的如此痛苦?”佛陀告言:“这是他前世食杀无量众生的果报。”后来,阿难尊者又就此事询问中阴法王(即阎罗王),中阴法王说,“能令他从金刚地狱里获得解脱的唯一办法,就是让阳间的人给他放生。”阿难尊者心生悲悯,于是在人间为之放生。由此他很快从金刚地狱中获得了解脱。
可见,我们即使堕入了金刚地狱,通过放生也能忏除罪障而获得解脱。那么,我们的亲友眷属如果死了,他们一生造恶无数,却未曾信奉佛教,若想超度他们从地狱中获得解脱,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就是放生。
包括我们自己,倘若以前吃了很多众生,现在想忏悔的话,有机会时也应该好好放生。
劝戒杀吃素,吃素即放生
放生的功德确实相当大。龙猛菩萨说:“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世界上最珍贵的是生命。在此世上,任何人若赐予自己生命的安慰,就是最大的恩德。试问当你临被枪毙之际,如果有人救了你的命,你会怎么想?同理,今天我们在这里买了很多鱼,昨天在广州也买了大约一万只观音鸟——如此难得的护生活动,值得随喜。
我希望,各位今后能以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尽量参与放生。放生的时候,可以大家一起放生;若无这种能力,自己上街顺便买些鱼等较小的生命,念一些“南无宝髻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释迦牟尼佛”等佛号,还可念观音心咒、文殊心咒、大悲咒、往生咒等咒语,然后将之放到河里,如此一来,你实际已经做了很大的功德。
作为佛教徒,不应仅在口头上说“我是修行人、我是佛教徒”,实际行动中也应该做些有意义的事。
当然,世间很多的修行法和观修法,对修行人来讲确实很重要,但我觉得还是要坚持参加放生。同时,参加放生的过程中应该互相团结。
有生之年,我们应该发起菩提心,尽量不要杀生——因为杀生的果报非常大。同时,在家人最好吃素。比如,如果今天船上几百个人全都吃素,实际上等于放了很多生命,这和放生没什么差别。
学密宗的人尽量吃素,学显宗的人也尽量吃素,如果大家都这样吃素,很多众生的生命就能直接、间接地获得解脱。这是最好的办法。
当饮法甘露,对治欲望梦
现在世界的科学越来越发达,在此过程中,人的欲望永无止境、日益增长,非常可怕。
人的欲望越来越大时,满足感就越来越少。如果我们将色声香味等世间外境,误认为是最值得所追求的,进而贪得无厌,欲望的目标永无止境,就会给生活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大家应像往昔的高僧大德和传统文化里所提倡的,过着简朴的生活。现在有钱人的生活特别奢侈,每顿饭要花很多钱,做任何事都是高消费,这给自己也带来了痛苦,毕竟人民币是来之不易的;而自己的欲望越来越增长时,反而给思绪带来了劳累困惑。所以,大家应该学习古人的优良传统。
我认为,科学越发达,人们越应该对自己的身心进行观察。如果我们的心一直永无止境地往前追求,那么在追求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麻烦。
佛教对于这种永无止境的欲望执著有所剖析,并提供了对治方法,但可惜很多人不懂此理——大家都清楚,现在的人对所谓目标有多么执著。所以,在这五浊恶世、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应该接受佛法的甘露妙药,来对治自己的欲望,争取早日从欲望的梦中醒来。
我们每个人都在世上做着不同的美梦,为了达到自己追求的目标,营营碌碌。放眼世间,人们活得怎么样?尤其是大城市的人,有时看来确实很累。现在社会变成了这样,大家随波逐流可能也没办法,但我们如果观一观内心,以佛法的智慧和慈悲来衡量自己、要求自己,恐怕有些事情也并非只有一条路。
劝学佛智慧,未察莫轻毁
今天的场合中,有些人是学修多年的老菩萨,有些人是刚入佛门的初学者,大家对佛教的认知深浅不一。不管怎样,我认为,世界上最好、最顶峰的科学就是佛教。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世间众多的科学家和知识分子在绞尽脑汁地研究、思索佛教真理之后,最终都心悦诚服,找不到一个道理能驳倒佛教。佛教完全解释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这一点毫无疑问,任何人通过学习去探索时,都无法驳斥。
所以,佛教不仅仅是信仰上的宗教——信仰层面的宗教在世界上非常多,佛陀的教育是智慧的教育,这种智慧超越了人类思维。对此,希望年轻人能通过智慧来辨别观察。作为出家人,我宣扬佛法是理所当然的,但你们若对佛法半信半疑,不妨以智慧来研究看看,佛教所讲的道理究竟是否属实?
昨天我碰到一个年轻人,他问:“佛陀到底是怎样的人?他说出了什么真理?”我们探讨了大概十几分钟,他的智慧还算敏锐,但是心存很大的疑惑。为了帮他遣惑,我和他进行了探讨,以佛教的智慧进行剖析,结果他举不出任何可靠的理由反对,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这并非是我辩才了得,而是因为佛教的哲理,任何人都没办法颠覆推翻。
纵观古今,释迦牟尼佛的教法真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人曾研究它?又有多少人推翻了它?有目共睹,如今很多新一代的科学家早已推翻了许多过去的科学原理,但数千年来,佛教何曾被如此推翻?希望你们也好好探索。
对于部分不信或者半信半疑的人,我非常希望,你们学过佛教之后再说话,最好别在未经观察时就随便对佛教,包括对密宗轻易诋毁。有些净土宗的佛友对密宗一无所知,开口闭口就说密宗如何如何,这样不合理。未曾详细观察的人没有发言权,同理,任何宗教若想抨击佛教,说佛教不合理,最好先经过详细观察,否则无权妄下结论。
这也是我们佛教徒应注意的。有些人自身没任何智慧,却无任何实义地随意造口业,毁谤很多高僧大德或殊胜教法。这一点,尤其有些年轻人要注意。
我对年轻人有一个希望:作为佛教徒,要好好学法;作为非佛教徒,也应该好好学习佛教的精神。
佛陀到底说了什么?是否已真正说到世间万法的本来面目?这一点,我们佛教徒是承认的。
但是,有时我们站在非佛教徒的角度来观察,也是允许的。佛陀曾经教诲说:“诸位比丘,你们不要因为我是释迦牟尼佛就接受我的教诲,你们可以凭自己的智慧,就像锤炼金子那样,对此进行千锤百炼的观察。”
尤其在当今社会,人们的分别念特别杂乱。所以,若对佛教有所怀疑,最好学习佛教的中观、因明。通过学习,你一定会感到自己的智慧渺小至极,在佛陀的智慧面前根本立不住脚。
所以,我非常希望,大家有机会时好好学习佛教。这是第一个问题。
念佛之条件,即往生四因
第二个问题,好好念佛。
尤其老年修行人,最好是好好念“阿弥陀佛”。因为,在佛教中,念诵阿弥陀佛名号的修法,无论从密宗还是显宗的角度,都是极为殊胜的法门。依靠念诵阿弥陀佛而往生的修行人,在历史上多不胜数。所以,依靠阿弥陀佛来往生,是最简便易行的法门。
对于老年人而言,还能在世上活多少年也很难说,因此你们不能总想“我要为家里、为儿女、为孙子……”,成天这样胡思乱想没有必要。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该好好地念佛。反正家里的事怎么做也做不完,你已做了一辈子,现在还没有尽头。倘若再这样耽搁,到头来死亡降临时,恐怕什么也没有修成。
藏地有一个传统:通常人到了五六十岁,家人就照顾他好好念佛,他自己也是放下一切,每天都“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最少念两万遍。因为对于老年人来说,很多俗事都可以放下。
年轻人与此不同。他们生活在城市里,为了养家糊口,要上班、要工作、要为家庭、孩子操心,有很多很多事要做。而老年人无论怎么做,恐怕也不一定能做好,所以应当放下万缘,一心一意地好好念佛。
念佛的过程中,要记住四个条件。
一、“我要往生极乐世界”,一定要有这样的信愿。如果没什么信愿,光是口里念阿弥陀佛,那也不一定能往生。所以,具备想要往生的虔诚信心,这是第一个条件。
二、要发菩提心。什么叫发菩提心呢?也就是说,我念佛号并非为自己解脱,而是为利益众生——这个目标务必搞清楚。你若以这样的菩提心摄持来念佛,很容易如愿往生。所以,念佛应该是为了利益众生,而不是只是觉得生老病死太痛苦,自己想往生,否则就是小乘的发心。所以,念佛的第二个条件是:要发菩提心。
三、要积累资粮并忏悔业障。什么意思呢?我们以前不信佛时,可能杀过很多众生、造了很多恶业。这些业若未忏净,就不一定能往生。所以,平时应在佛堂礼佛,摆设水、灯等供品,然后一定要好好忏悔。
四、要好好回向。比如,今天我念完了两万遍佛号,紧接着要念《普贤行愿品》或简单的偈文进行回向。回向给谁呢?所有功德回向给众生,这是最有意义的回向,而不是愿我自己获得健康、福报、财富……
很多老年人的回向,目的是“求佛菩萨保佑我健健康康,不要死、不要老,保佑我皱纹少一点,头发不要白!”其实,要想头发不白有很多办法,将红色、黑色的发油染在头发上也可以做到,但这解决不了长期的问题,没什么意义。最好的是什么呢?为了利益众生而回向。生老病死的现象,任何人也没办法逃避,这是人类的自然规律,也是器情世界共有的规律,它在所有人的身上都会出现,但佛教徒对此看得很淡。
修得好的人,从他生病的时候也看得出来。他对病痛没什么特别执著,虽然显现上生病,但能想得开,执著很淡。不像未曾学过佛的人,对生老病死从未准备过,包括历史上的一些名人,面对死亡时极为痛苦。
由此可见,佛教徒在这方面比较有优势。
其实,生老病死是谁都要经历的一条路,没什么大不了。大家如果学习了佛法,即使老了也不会痛苦。未曾学过佛的人,一照镜子,看到脸上有皱纹,就花很多很多的钱,一心想消掉它。现在国内外很多明星和名人做各种整容手术,最终也无法挽回青春的流逝,甚至把自己整得更难看。所以,能让人类解除痛苦的最好良药,就是佛法。
我确实是这么认为的,并非在忽悠大家,也并非虚张声势。事实上,不管我到哪里去,看见很多众生特别痛苦时,都会有这样的想法:“这些人真的很可怜,他们早点学佛多好啊!如果懂得了佛教的真理,就不会这么伤心了。”
如今,有些人因为家庭不和睦而痛苦,有些人因为感情遇到挫折而痛苦,有些人因为事业不顺而痛苦,有些人因为身体不好而痛苦……世间上,每天在上演无数的痛苦。事实上,这些痛苦用佛法都可以解决,可惜人们并不知道。他们企图尝试其他方式,但往往一个痛苦解决完以后,另一个痛苦又接踵而来。
其实,世上最好的解决痛苦之法——暂时、究竟解决所有痛苦的方法,就是佛教的智慧。谁能品尝、精通佛教智慧的美味,他的人生必将散发快乐幸福的光芒。这一点,很多人通过亲身实践都可以体验。
劝恒常精进,无厌足而学
希望大家在学佛的过程中,不要半途而废,应持之以恒地修学佛法,这对修行人来讲极为重要。
初学时很多人都有热情,“啊,我皈依佛门了!”之后就特别特别精进,晚上不睡觉,白天不休息,然而过两天或者过几年就退下来了,这样很不好。做任何事情,要想有发展就一定要有耐心。这不仅是学佛法,在世间做事业也同样,如果没有耐心和毅力,没有智慧和稳重,那么不管在哪个单位、哪个部门做事都会不成功。
做什么事情都如此,首先要具足善良的人品。如若不然,那在世间当中也是说不过去的。为人必须要善良——这就是我们佛教的慈悲。
佛教的慈悲体现在何处呢?体现在每个人心里。也就是说,将所有众生看作自己的父母那样来对待,就是我们佛教的广大之心。
世间的慈悲则非如此。若说一个人很慈悲,那他对谁慈悲呢?对自己的亲眷、对关系亲密的人有些慈悲心而已。而佛教的慈悲,尤其是大乘佛教的大慈大悲,范围相当广——把所有具生命的众生,都当作自己的父母来对待。扪心自问,我们能否做到这样?若始终保持这种理念和心态,就是大乘佛教、佛教徒不共的特点。
总之,我非常希望,大家要好好修持佛法。
人生短暂,今天在这么多人面前胡言乱语,虽然没有太多价值,但我对佛教、对上师确实很有信心。我始终感觉,在世间能遇到佛教并遇到上师传讲的佛教精华,是我最荣幸的事。因为,有些佛教徒遇到佛教后不过是挂了个名相而已,而我不敢说自己学得有多好,最起码懂得了佛教的基本道理。
所以,大家学法的过程中,不要停留在简单的层面,不要满足于今天所学的知识。如果明年是这样,后年还是这样,一直原地踏步,可能不太好。大家一定要有进步。对比我们这里的老修行人,都已学了多年,但你学得怎么样啊?
有些人说:“啊,我学得很惭愧,虽然皈依十年了,但现在还是很惭愧,我天天很忙很忙!”但我们的人生有多少个十年?遇到佛法的机会是非常难得的,一定要抓住机遇,好好学习。
劝趣入闻思,遣除增益惑
如果不懂佛法的基本道理,信心和智慧很容易退失。有些佛教徒的问题很多,有满肚子疑惑,这是没有闻思的缘故。若能好好学习,很多问题自然就能解开——你们对佛教的成见和邪见,书里都解释得特别清楚。
所以,希望大家经常看书,尤其是看藏传佛教中极具次第、讲得相当好的《大圆满前行》《入菩萨行论》,这是我们都需要学的。为什么呢?因为佛教书籍浩如烟海,要想在短暂人生中将千经万论精通无碍,恐怕非常困难,所以,必须依靠最根本的几部教言书。
不管学密宗还是显宗,这几部论典都很重要,一定要再再地看。有人曾跟我说过:“我现在看了十五遍《大圆满前行》,越看越觉得,这个法非常殊胜。我还在继续,争取每年看一遍。”这样的发愿确实很好。
劝惜时而修,令此生具义
此外,修行人应抓紧时间。前天我在深圳弘法寺见到本焕老和尚,侍者说他每天早上三点钟起来参禅、念佛。老和尚今年已经一百岁了,真的很了不起!不管藏传佛教还是汉传佛教,有些大修行人的精神非常可嘉。我们别说一百岁,就算是五十岁,包括好多年轻人,每天是几点钟起床的?自己可以想一想。
其实,修行在生活中可以处处实践。很多人说,“我现在上班很忙,家里也忙!”但你白天再怎么忙,晚上应该可以空出一两个小时。现在很多法师白天法务繁忙,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他们利用晚上的时间也可以修持。
你们在家人有时白天很忙,这我也理解,但如果说晚上也特别忙,或者说白天晚上24小时都要上班,这样的工作,恐怕现在还没有。
(堪布问:24小时都要上班的,有没有?有的话可以举手,那你没有修行时间也可以。但是可能没有吧?说明你们在城市里的修行时间还是有的,只不过是自己没利用好。)
我看大城市里的人并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没抓住时间。好多人经常到一些茶馆里去,聚集在一起说些无聊的话,这样浑浑噩噩花几个小时,没有意义。又或者今天跟那个人逛街,明天跟这个人吃饭——尤其是大城市里面,很多人的时间全用在吃饭、炒菜上去了。早上起来要忙很长的时间弄早饭,吃饭的过程也要花很长时间,吃完了以后又上街买菜,买菜回来以后又开始洗菜、做午饭……好像一天除了做三顿饭,就没什么可做的事了。
其实,有时生活不妨简单一点,我们在山谷里吃得也简单。人当然是需要吃三顿饭,但这三顿饭做得简单一点最快乐。即使你花尽心思,做得再怎么精巧复杂——比如说,我们今天餐桌摆了各种精致的菜肴,但一会儿也就“没有”了。
所以,为不值得的事情花时间没有意义。每天都在这样一种迷迷糊糊当中度日,时间全都没有了,又不学习,又不念经,这样的话,解脱就会很困难。
今天我不多啰唆,就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