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新学期的课程安排

2009年4月12日

最近一个月,我因为外出看病及处理一些事情,没有与大家交流。今天我们再次相聚在菩提讲堂,这样的机缘应该值得珍惜。

过最有意义的周末

今天是礼拜天,按照基督教的说法,是上帝赐予的休息日。很多佛教徒也在这一天放松休息,但也有很多佛友利用这一天认真学习佛法。

学习《入菩萨行论》的这两年,很多居士都将平时休闲娱乐的时间用于学习佛法。对他们来说,空出周末学佛非常不容易,因为平时要忙于工作和家庭的各种事务,只有周日才能稍微放松一下,将这样的休息日舍弃用来一心学佛,是非常值得随喜的。

作为山里的修行人,虽然我们抛弃了家庭、工作等世间八法,但身为欲界凡夫,在星期天也愿意放松。不过,对我来说,这一天却是最忙、最累的,因为平时忙于讲课、翻译,很多管理的事情只能堆在星期天处理,所以周日反而成了最累的一天。

大家利用周六、周日学习佛法,这种生活方式与之前的散乱截然不同,非常具有意义。如果不挤出这两天学习,人生几十年匆匆而逝,终将一无所获。

学习佛法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依靠诸佛菩萨的加持,多年来我们并没有退失信心。很多佛友都有这种感觉:以前没学佛时,根本不知道善恶取舍,自从学佛之后,对很多问题都有了新的认识,内心获得了很大利益。可见,利用周末学习佛法是非常值得的。

善用科技,提升自己

我们虽然彼此之间远隔千山万水,但却能相聚于此,进行现场沟通,从佛法角度讲,这是不可思议的殊胜缘起;从世间角度讲,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对于修行人来说,这样学佛的确非常方便,否则,我亲自到你们所在的城市与大家见面、讲法是非常困难的;你们来佛学院和出家人一起学法,也有一定的困难。

我们经常在虚空中相聚,对于信心不稳固的人,可以使之稳固;对于信心较稳固的人,可以使之增上。因此,我非常欢喜与大家这样沟通,这也是佛陀不可思议的加持。

现在,全世界各个宗教人士,包括世间的学校、企业、各种组织等,都采用这种方式研讨和学习。我们佛教徒也应该利用高科技来充实、完善、改变自己,这非常有必要。

及时学佛,岁月不待

人生非常短暂,很多人都想等自己退休之后再学佛,但这恐怕为时已晚,因为那时你的精力、体力、心力是否具足,都很难说。

学习佛法千万不要拖到明年、后年,甚至几年、几十年之后,这样很不合理,应该当机立断,马上付诸行动。否则,自己的心态、善愿很容易随着社会复杂的环境而改变。现如今,外界各种恶法的诱惑力相当强,虽然你道心的光芒最初很灿烂,但经过一段时间染污之后,可能就会变得暗谈无光,最终消失无踪。因此,在学习佛法方面,千万不要拖延;如果拖延,理想虽然美好,但结果未必成功,这是我多年学佛过程中总结的些许经验。只要是学习佛法、弘扬佛法,我一天都不愿拖。

考试总结

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学习,我们共同圆满了《入菩萨行论》《亲友书》等经论,之后,大家都参加了相应的考试。学习结果有目共睹,很多人通过较为正规、系统、完整的学习,已经从对佛教一无所知,变成了有所了知;从以前的迷信,变成了现在的智信。更重要的是,无论从命运、性格,还是修行方面,都已有所改变。

我们为这次考试准备了大量奖品,并且,从批卷到发奖的各个环节,都非常认真地对待。很多道友凭借自己付出的努力,已经获得了相应的奖品。虽然有些道友没有得到一、二、三等奖,但凡是参加考试的,我们都会颁发纪念奖,奖品不久后就会到位。

有些道友平时从未间断过学习,非常精进,但考试时由于思维方式或其他原因致使成绩不太理想。希望你们不要伤心气馁,要再接再厉。考试只是暂时性的一个总结,分数并不能完全代表你的水平。

通过这次考试我们也能看出,大多数道友,大概有90%吧,都在认真学法,这是非常值得随喜的。

珍惜闻思的机缘

对我而言,以这种方式跟大家一起学习并不容易,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各方面力量的支持与付出,但只要对你们的相续有利益,我都会在承受范围之内,尽量为大家提供方便,希望你们能珍惜这样的因缘。

大家在学法过程中需要注意三点:

一、应该珍惜学法的时间。一年一年过得非常快,有些道友因为平时未重视学习时间,导致没有跟上课程进度;还有个别道友领完法本之后便消失了,直到考试时才又出现。这种态度不是很好,也许你考前突击一下,使得成绩还可以,也得到了奖品,但这并不能说明自己真实的水平。平时若没有参加共修,学到的肯定很有限,学佛千万不要只是报个名。实际上,考虑到大多数人的情况,这次我们出的考题比较简单,所以,不能完全以成绩来衡量自己。希望道友们以后尽量避免这种情况。

二、要珍惜法本和光碟。个别道友拿到法本和光碟之后便放置一边,从来也不看,这样浪费三宝财产,非常不合理。为了大家学法方便,我们免费为每个人或每个组发了一套学习资料,其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过程相当不容易。希望每位道友都能珍惜法本等三宝财物。

三、大家在一起共修的机缘非常难得,一定要珍惜。在佛学院,无论道友们学习成绩好坏,我都要求他们到现场共修,不能待在家里。你们在城市里参加共修,可能需要乘车到共修地点,结束之后又要乘车回去,刚开始可能觉得花费时间,有点麻烦,但实际上,共修与自学相比,在学习能力和力量上有很大差别。共修是最好的学习方式,这是我们多年总结的学习经验。

学修安排

今年五月之前,《亲友书》就会基本学完,之后,我们安排大家学习《大圆满前行》《极乐愿文大疏》《现观庄严论》《般若摄颂》等经论。

学习《大圆满前行》的小组,就以学前行为主。如果当地有10人以上学习净土法门,可以单独成立“净土组”;如果人数不够,可以和“前行组”一起学习,以主修《大圆满前行》,兼修《极乐愿文大疏》的方式学习。

今年的学修安排与去年不同。去年,一本书大约用两三个月就能学完。今年,我们要求大家每周不但要闻思,还要实际修行。因为完全依靠理论是不行的,一定要打好前行和净土的修行基础。所以,今年要用四五个月才能学完一本教材。

为了使每位道友都能学修圆满,我们制定了一个学修表格,以记录大家的实修情况。之前有些组长和管理人员反映不好管理,所以,这次我们做了较充分的准备。大家要明白,你们学习佛法并不是为了我,也不是为了辅导员或组长,而是为了你们自己能够断除烦恼、出离轮回,也是为了能够利益众生。

第二阶段的学修非常重要,需要两到三年时间。在此期间,如果能认真对待,对于佛教修行的次第,应该可以完全了解。第一阶段学的《入行论》,讲的基本都是一些理论,不敢说非常全面。

几点管理建议

1.任人唯贤

从今年开始,我们希望各地选负责人时,应尽量选一些有利他心、有智慧、有办事能力的人来担当。现在有很多知识分子学佛,他们在智慧、判断能力、解决问题等各方面的素养都不错。可能有些老菩萨在学会发心时间较长,不愿放手,想一直干下去,这种精神虽然可嘉,但有时在很多管理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希望这些老菩萨能放一部分权给更合适的人选。

为了增强学佛团体的力量。希望各地选拔管理人员时,能真正为三宝发心,使那些有智慧、有能力、有才华的人逐渐成为管理骨干。不要像一些地方官僚那样,任人唯亲,或者以钱势来衡量。

此外,管理也要细化。今后大家学的内容比较多,分科较细,有些人学加行,有些人学净土法,还有些人闻思五部大论。一个人管理全部学员肯定有困难,最好分工合作,比如三个负责人,我管净土,你管加行,他管闻思,分工明确比较好。

2.稳重学佛

现代人最大的毛病之一就是不稳重。学佛之人如果不稳重,修行将无从谈起。有些人刚开始信心如火一般猛烈,对法的意乐非常强,我都觉得有点稀有,但不久之后,热情就慢慢变淡,逐渐冷却下来,最后甚至退出了学佛团体,这样非常可惜。希望大家千万不要退。

个别人不接组长或辅导员的电话,或者换了电话也不告知一声,自此消失无踪。这种行为很不好,又不是因贪污或欠赌债而不敢露面。学习大乘佛法的人,这样行事并不合理。希望大家学习佛法一定要稳定。

我是1985年来喇荣山沟学习佛法,如今已过了二十多个春秋。虽然不敢说自己学得很好,但学法的意乐从开始到现在一直没有改变,始终一心一意。有些道友还没学到两三年,就想换个口味、换种方式,这样不是很好。如果变来变去、出尔反尔,不要说学佛,即使学世间知识,也一事无成。学习佛法一定要深入进去,浅尝辄止是很难调伏自相续的,何时自己能稳定地学佛了,说明内心已经有了一定的境界。

3.不要随意换专业

希望每位道友在报组之前能认真考虑,报了之后,中间就不能改了。因为这么多人如果都换来换去,我们就得不停地调整,这不但会给管理人员建档带来混乱,而且还导致了法本等三宝财物的浪费、流失。因此,在管理方面,我们不能随顺大家的心情,这有一定困难。一年之后,如果有特殊情况,可以做调整。学院管理也是如此,每个班的法师和学员确定下来之后,在一学年当中都不能更换。

大家学习佛法的时候,应该想到发心人员背后的付出。我们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很多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希望每个人都能按照学会的统一要求来做。

4.配合管理

希望大家都能尽量参加共修,没有共修力量的加持,一个人是很难坚持下去的。有些道友把学佛放在次要位置,共修时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其实,我们一周只集中一次,听一堂课,如果连这个时间和精力都没有,那学佛就完全成了空谈。

在网上学习的道友,应遵守网上的管理规定;在现场学习的道友,要遵守当地小组的管理规定。如果不愿遵守,那最后只能退出。我们希求的是学员的质量,而不仅仅是数量。

刚开始传讲《入菩萨行论》的时候,我觉得外面有20个人学习,就已经满足了。现在已经远远超过了20人,这么多人要想正常学习,一定要有相应的管理。如果没有系统的管理,将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浪费。比如,某地有20人报名学习,我们就会相应发20本法本,后来若有10人退出,就会多出10本法本。如果这期间没有好好管理,很多法本都浪费了。虽然我们并不看重金钱,但这些三宝物并非无缘无故来的。

希望学会的道友对待这些问题千万不要草率。个别人可能没有很强的因果观念,觉得无所谓,但实际绝非如此,如果随随便便处理、浪费三宝财物,来世会有可怕的果报。

有些道友报名之后又退了,这是很可惜的。世界上有很多精彩的学问,佛法表面看来平平淡淡,未必能满足有些人的趣味。所以,大家首先应考虑好是否要学,如果想学的话,就认真对待,该闻思的闻思,该实修的实修。我们佛学院要求道友们每天都要闭关一段时间,每年需要背诵几部论典,还要笔考、讲考、背考。这种压力对于城市里的人来讲,肯定无法承受,所以,我对你们的要求不算高。

希望大家都能坚持学下去。要知道,学习佛法是为了众生、为了你们自己的今生来世。学习世间法尚需付出很多努力,更何况是出世间的佛法?如果学习佛法连学习世间法所应具备的态度都没有,从中能得到什么样的加持和智慧是可想而知的。

学习佛法的时候,一定要经常反观自心,尽量改正自己不好的习气,配合学会管理,不要为难组长和其他管理人员。如果不考虑发心人员的付出,随性而为,学会确实很难管理。

此外,学法要有一种主动性,如果发心人员天天求着你学,到了一定时候,肯定会生起厌烦心的。平时,学院里的发心道友从早一直忙到晚,根本没有时间休息。今天是星期天,本来他们可以休息,但为了你们的闻思,今天也休不了。

我这样说,并不想向你们诉苦,只是希望外面的道友能珍惜这样的法缘,认真对待,不要互相欺骗。我们发现个别小组在考试、领法本方面完全在应付我们,就像有些地方政府跟民众之间互相欺骗一样。上师和僧众是严厉的对境,没有必要这样欺骗。不学也是可以的,我们不会要求任何赔偿,但要学的话,就要按照我们要求的方式来学习。

修共同加行的重要性

过一段时间,我们开始修五十万加行。上半年大家应好好修共同加行,并结合《上师瑜伽速赐加持仪轨》来顶礼,磕大头、小头都可以。现在就可以开始磕,不然完成十万顶礼会有一些困难。

现阶段,大家最主要的是修共同加行——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过患。如果没有打好这一基础,即使口头上说得再高,实际也做不到,如同空中楼阁一般。最近,学院很多道友通过每天闭关修人身难得,已经真正懂得了人身的意义和价值,这让我非常高兴。希望外面的道友先不要说大话,也能从人身难得的四加行修起,使自相续真正对此生起定解。这可以为自己的修行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一基础非常重要。

如果身体实在不好,没办法磕大头、供曼扎,那就按照以前法王如意宝的要求,用1000万遍金刚萨埵心咒来代替修50万加行。即每一个加行用200万遍金刚萨埵心咒代替。不能用其他咒语、心咒代替,只能用金刚萨埵心咒代替。

对于山上的修行人来说,念200万遍金刚萨埵心咒非常简单,但城市里的有些人可能对这个数字感到非常震惊,其实念起来也没有那么困难。

珍惜时间,精进修行

最近,我晚上讲完课之后,都会和大家一起磕小头。15分钟磕120个头没有任何问题。15分钟如果没有用于善法,转眼就过去了,来不及做任何事,但如果善加利用,120个头都能完成。学院好几百人都感觉这样每天坚持磕头非常容易。

城市里的人虽然在很多方面压力较大,但我希望你们在行持善法方面,一定要给自己空出时间。如果一直随着外面的世界转,不要说用短暂的几年,即使用几十年来修五十万加行,也难以完成。其实,所谓的忙只是没有重视,没有认真对待,如果真的想修,时间肯定可以挤出来。

以前学《入菩萨行论》的时候,有些人说星期天没有时间学,我说一定会有时间的,事实证明,生活有规律的人空出周末时间学习没有任何问题。当然,如果不重视佛法,只重视世间生活,就会把所有时间都用于世间琐事上,这样学习佛法只能靠边站了。

我们出家人几乎把一天24小时都用在学习佛法上,无暇顾及世间的各种事。我不要求你们像我们这样,但也应该安排一部分时间学习佛法。得到人身、学习佛法的机会非常难得,百千万劫难以值遇,如果没有好好利用,人生几十年匆匆而过,最终离开世间的时候,必定会感到非常遗憾!

现在很多人的相续中都没有人身难得、佛法难遇的概念。如果没有这些概念,一辈子也不会变成好修行人;如果有了这些概念,即使是在家人,也完全可以空出时间学习佛法。

藏地很多虔诚的在家人修学佛法非常成功,比有些出家人学得还好。我遇到过一位出家人,他说不愿住在一位居士家里,因为这位居士早上5点钟就起来磕头,而他那时一般还没起床,所以很不好意思。汉地也有很多居士精进度远远超过了个别懒惰的出家人。

非常希望大家能珍惜时间、精进修行。当然,如果实在不愿学,我们也不勉强。国家也规定宗教信仰自由,你学不学宗教,学哪个宗教都是自由的。但如果想学习佛法,最好能认认真真、有始有终地学。我个人做任何一件事都不愿半途而废、有头无尾。

你们这样系统学法的机会其实并不多。对我而言,因为年龄、健康等问题,不可能长期这样传法。这几年由于各方面因缘具足,尤其是外面很多居士、佛友给了我很多帮助,学院相当一部分金刚道友放下自己的学修,全力以赴为大家提供学习方便等,才促成了我们现在的学法因缘。一旦失去了这些因缘,想求法也是得不到的。希望大家一定要有难得之心,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只要认真学习,必定会从中获益。

铭记法王留下的四条教言

法王如意宝接近圆寂的时候,曾给四众弟子留下了四条教言,希望大家能铭记。

一、具缘的佛弟子都应受持相应的戒律。在家人受持居士五戒非常重要!五戒全部受持是最好的,如果不能全受,至少受持其中不s人等一分以上的清净戒律。没有清净戒律,来世很难转生人天或者获得解脱。

二、相续中应生起尽心尽力帮助众生的菩提心。我们是大乘佛教徒,作为大乘佛弟子,不能天天只想自己,一定要想怎样帮助众生。尤其有能力的知识分子,如果只愿独自享受法乐,而不愿与别人接触,这是没有菩提心的表现;如果具有菩提心,一定愿与大家一起共修,也愿意发心。如果只是口头上说要利益众生,而在利益众生的因缘成熟时却一点不发心,则算不上大乘佛教徒。

三、现在是末法时代,大家一定要使用转经轮。因为这是见解脱、闻解脱,也是触解脱(谁接触它就得到解脱)。希望每位佛教徒都能尽量使用观音心咒转经轮。以前法王如意宝刚说这个教言的时候,转经轮很难请,但现在请一个非常容易。

四、大家一定要好好发愿,求生极乐世界,多念阿弥陀佛名号。这是法王如意宝最后在极乐法会给大家留下的教言。

法王最后留下的教言就如黄金一般,非常珍贵。希望所有道友都能铭记这四条教言!不但要记住,在实际行动中还要经常以这四条教言来要求自己、衡量自己。

传授皈依

今天有很多佛友期待皈依,下面我就为大家做简单的皈依。皈依时要想:从今天开始,自己要皈依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等十方世界无量无边的佛陀,这是皈依佛;皈依释迦牟尼佛所宣说的佛法,包括甚深的教法和证法,这是皈依法;皈依小乘僧众以及文殊菩萨、弥勒菩萨等大乘圣者,这是皈依僧。

皈依分为大乘皈依和小乘皈依:不希求获得暂时的快乐、财富、名声等,也不是为了自己从轮回中获得解脱,而是为了利益天下无边的一切众生,令其都从轮回中解脱而皈依,这是大乘皈依;只是为了自己获得解脱,这是小乘皈依。

虽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但不管怎么样,皈依三宝之后,今生的一切都会圆满,并且,由于相续中种下了菩提种子,对于来世的解脱也非常具有意义和价值。

接下来,我给大家做简单的皈依,你们一心一意地观想皈依。

(堪布给大家皈依)

以前皈依过的,今天再次皈依也很好,这样你相续中皈依戒的功德会不断增上,就像受菩萨戒之后,每天都要念诵、受持菩萨戒,这样功德很大。

以前没有皈依过,今天新皈依的人,我给你们起一个新的法名:男众取同一个法名叫“圆智”;女众都叫“圆悲”。

下面我给大家加持转经轮、为你们摸顶。不管你们住在上海、北京、加拿大,还是其他任何地方,我都给你们头上摸顶。呵呵,碰到了没有?

听云南的居士说:今天有一些傣族的佛教徒也在听受,对此我非常随喜。释迦牟尼佛住世时,任何国家、民族的人,乃至非人(天龙、夜叉等)都可以到佛陀面前听授佛法。佛法不分区域、种族,每一个众生都能从佛法中得到无量无边的利益。

我个人对佛法确实很有信心。这种信心不是口头上,也不是人云亦云,而是自己用智慧反反复复观察了二十多年而得来的。虽然我的智慧算不上敏锐,但也不是很差,以前在校读书的时候成绩还算可以。我以智慧再三观察,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在所有的学问当中,真正对众生有利的就是佛法。我对此深信不疑,哪怕一百个人与我辩论,我的观点也不会改变。

坚持学佛,勿退信心

下面,为大家念诵《修心八颂》的传承。

(堪布念传承)

前几年,我在上海讲解过这八个颂词。虽然它的字面意思很好懂,但做起来却非常困难。

二十多年前,应该是1985年的时候,我就很喜欢《修心八颂》的内容,把它抄在课诵集里每天念,因为长期翻阅,课诵集边角的很多地方都破损了。虽然我一直念诵,但要做到里面的每一条也很困难。但不管怎么样,作为大乘佛教徒,我们应该尽心尽力地遵照教言帮助别人、奉献自己,这就是大乘菩提心。希望大家得到传承之后,能深入地学习,历史上很多人都依靠《修心八颂》而成就。

今天时间有点晚,就不安排提问了,一方面我这边有很多事要处理,另一方面,你们可能也有许多事。有些道友的家人比较支持,但有些道友的家人成天追问你在做什么。每次说妄语欺骗他们,也有一定困难。所以,今天不耽误你们太晚。

其实,我们学习佛法对家庭、社会,乃至整个国家和世界都有利益,因为佛法是教人行善断恶,做真正有意义的事。除此以外,没有对家庭、社会、国家不利的内容。凡有智慧的人,应该都会逐渐接受佛教慈悲为怀的理念。

最后,希望大家在求学过程中千万不要退失信心。学佛之路虽然有时曲折不平,难免遇到一些坎坷、困难和挫折,但这些也是诸佛菩萨的加持,让我们来世承受的很多苦果,通过这些小的违缘在今生就得以成熟。此时内心一定要坚强,不要畏惧任何困难,否则,学佛是不会成功的。事实上,这些违缘并不真实存在,以佛法的智慧静心观察,就会认清痛苦的本性。总之,以公正的态度加以观察、分析之后,就能得出较为明确、合理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