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业时语》讲解
2007年5月13日
今天是母亲节,是一个很好的日子。世间人所谓的母亲与大乘佛教中提到的母亲,意义有所不同。因为对于发了菩提心的人来说,要将所有众生看成自己的父母。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一切众生都曾做过我们的父母。
认真发愿,认真考试
在这么好的日子里,我们应该共同发一个愿,什么样的愿呢?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冷漠,为此大家应该以慈悲心,尤其是以大乘菩提心来对待所有的众生。
现在,大家跟我一起发愿: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度化无量无边的老母有情!发这个愿只需要几秒钟,但它在我们相续中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我们要从内心深处想,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尽心尽力地度化无量众生,这是每一个佛教徒不可推卸的责任。
下周,我们会举行《大圆满前行》考试,希望大家不要错过这个机会。通过考试,才能巩固和加深自己学到的知识。另外,我们也想了解一下你们的学习状况。
我非常希望你们参加网络佛学院以后,对自相续的改变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这样的话,一方面可以提升我的信心,以后尽量通过不同方式来跟大家结缘;另一方面,对你们来说,到寂静处闻思修行,或者去佛学院就读,即生可能没有这样的机会,所以,通过网络学佛而得到一些收获,才算没有浪费这个难得的机会。
我知道你们工作很辛苦,生活琐事也比较多,但现在依靠网络的方便方法,每位道友都有了闻思修的机会,而且还可以参加网络考试,希望大家能够认认真真地对待。
讲解《怀业时语》
《怀业时语》是法王如意宝在2000年所造的一个非常殊胜的教言,以前我们学院的有些堪布也给大家讲过。下面,我先念藏文传承,然后做一个简单的开示。
(堪布念传承)
首先,法王如意宝顶礼一切智慧的主尊——文殊菩萨。其实,文殊菩萨就是我们心的本性。但愿在座的所有道友,都能通过上师的窍诀和自己的信心真正认识到自心的本性,那时你就面见了真正的了义文殊圣尊。
接下来,法王说具足三学功德和三种信心的善缘道友,请你们聆听这位发心清净、修行有经验的老人的教言。老人,指的是法王老人家自己,教言一共有五条。
1.积累资粮,净除罪障
第一条教言,法王说我们以各自前世的殊胜发愿力,以及特别清净的善业力,现在才能聚集在一起听受佛法。在拥有这么好的因缘时,我们务必要发一个大心。什么大心呢?我们要生生世世追随传承上师,自由自在地享用正法,永不舍弃菩提心,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而想要将来师徒一直不分离而共同趣入菩萨道中,那就要每天积累资粮、净除罪障。
对于以前自己所造的罪业,一定要精进忏悔。有些教言中也讲了,即使造了很大的罪业,但如果我们真正忏悔的话,最后感受的果报也比较轻,所以不会有很大障碍。大家不要认为自己修行很好,境界很高,不需要进行忏悔。这种想法是不合理的,应该先认清自己的烦恼和业障,之后精进忏悔、积累资粮。
2.不偏自宗,勿毁他宗
第二条教言,不要毁谤他宗,尽量观清净心。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太偏执自己的宗派、上师、学习小组,等等。如果过于偏袒自宗,进而舍弃、诽谤他宗,最终会彻底毁坏自他的善根。
对于自己有缘的宗派,不管是宁玛、噶举、噶当等任何一个教派,都应该精进修学,除此之外对其他教派要观清净心。
3.以平等心维护一切众生
第三条教言,三界轮回中的一切众生都曾做过自己的父母,我们应该以大慈大悲之心来爱护他们。不应过于贪执自方而嗔恨他方,世间人经常说“这是我的民族”“这是我的亲人”,或者“那是他的民族”“那是他的宗派”等等,如此贪自嗔他是不合理的。另外,我们还要发愿成为救度一切众生脱离轮回苦海的大商主。
总而言之,就是以自他平等的原则维护一切老母有情。
4.永远不舍弃高尚行为
第四条教言,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根本就是利他心。如果没有利他心,一切世间出世间的功德都无法圆满。因此,我们一定要远离无惭无愧、舍弃以狡诈行为欺骗众生的做法,受持高尚清净的行为,想方设法让我们的善心越来越增上。
5.修持怀业,发愿往生
第五条教言,我们要多修怀业,也就是多念《大自在祈祷文》、观音九本尊心咒等,如此可以让自他的相续得以成熟,通过怀业摄持让有缘众生往生极乐世界。
当然,我们还要精进学修净土法,并共同发愿离开娑婆世界,前往极乐刹土。
以上这五条教言,归纳起来就是:
一、积累资粮,净除罪障。
二、不偏自宗,勿毁他宗。
三、以平等心来维护一切众生。
四、永远不舍弃高尚的行为。
五、修持怀业,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教言的最后,法王如意宝以造此《怀业时语》为主的一切善根,回向所有众生速疾圆满断证功德而成佛。
我们心里也应该这样发愿:从现在开始,我一定要利益众生!而利益众生的话,最初要发菩提心,中间做利益有情的事情,最后将所得到的一切善根回向给所有老母有情,这就是大乘佛子的行为。
依教奉行,实地修持
前面的开示,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分钟,但如果你真正依法修持的话,自相续一定会得到利益。为什么呢?因为高僧大德们的金刚语,尤其是法王如意宝教言的加持不可思议。现在再看真的觉得非常难得。以前法王在世时,我总感觉随时能够得到上师的教言,但现在才发觉自己虽然依止了这么多年,但好像并没有完全了知上师的密意。
即生当中能够遇到这么殊胜的佛法,的确是非常难得的机会。虽然每个人都会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继而产生各种烦恼和痛苦,但如果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佛教徒,应该可以轻松地面对这些,给自他带来利益和快乐。
我始终认为,佛法的加持非常不可思议,也希望所有人都能获得这种甘露。当然,每个人的缘分不同,信心也不同,能长期坚持闻思修的人,在当今时代中实属罕见。为此,我才反反复复地说,学习佛法要细水长流,不要刚开始听几次,之后就消失得无踪无影。很多人只能保持三分钟的热度,这样成办不了任何事情,一定要有一种长期的精进心。
从表面上看,法王的教言只有几个颂词,好像谁都可以写出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但如果从它的深度和广度来看,可以说是八万四千法门的总集文。因此,我们一定要将法王的这些教言牢记心间。
现在的社会竞争十分激烈——不管是世间方面还是出世间方面,在家居士们都没有充裕的时间用于学习,而法王的这些简单教言,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
如果有机会的话,大家最好是广闻博学,多学一些大经大论;如果没有机缘,也没有时间,那一定要多学窍诀性的教言。学习之后,自己要认真地思维法义,并经常将其与自相续对照、结合,这样行为也会变得越来越如法。
其实,如果这里没有殊胜的佛法,我也不想待在天气严寒的雪域高原,但这里确确实实有非常纯洁、非常清净的正法。所以,有时候也不想待在红尘当中,想尽量待在寂静山里,虽然这里生活条件比不上大城市,但对内心清净却有一定的帮助。
在此,我想给大家提出两点希望:第一,以后要尽量广闻博学,毕竟佛法浩如烟海,不可能听三言两语就通达了,一定要通过长期的闻思才能改变心相续。第二,作为一个聪明且具有殊胜缘分的弟子,上师所传的窍诀性教言,我们一辈子都不能忘记,而且要用来好好地指导自己的生活和修行。
tin
我今年在上海的时候,在有些开示中也提到了,从现在开始,就像十几年前我与许多道友发过的愿那样,我们一定要提倡放生。这十多年以来,大家也的确全力以赴,救护的生命不计其数。当然,我个人的力量非常微小,这个成果主要来自上师们的加持、道友们的帮助以及十方信众的支持。
在放生方面,以喇荣五明佛学院为中心的很多高僧大德的发心力、三宝的加持力、无欺因果的法性力,种种因缘集聚以后,如今在国内外的很多地方,放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这一点值得所有佛教徒发自内心地随喜。同时,希望大家以后也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将处于屠刀之下的可怜众生救护出来。这个发心,我想你们不会轻易放弃,我个人在有生之年也不会放弃。
在社会慈善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其他宗教人士非常重视公益慈善事业,尤其是公益教育,以此也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这对他们的宗教在社会中生存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而我们许多佛教徒,虽然口口声声说学佛是为了度化一切众生,但在实际行动上好像还不如其他宗教人士。
每次提起这个话题,我自己也很惭愧。但不管怎样,我们身边有很多孤儿、病人、残障人士以及孤寡老人,为了这些可怜的众生,即便失去自己的名声,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对于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来说也是值得的。因此,从今年开始,不管别人说什么,我们都应该坚持做一些慈善。
我们每个人还是要思考一下,以什么方式来度过自己短暂的一生。对于长期在这里求学的我来说,有想过找一个清净的地方闭关实修,也想过到处去弘法利生,不过很多事情只是在心里想一想,真正去做的话,有时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我只要活一天,就要为身边的可怜众生做一点实际的事情。
有些事情,如果现在不去做,以后可能就没有机会了。而且奉献爱心,不一定要有特别大的力量,哪怕是一个微笑、一句安慰,或者是扶老人上车,也会让我们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所以,我在这里也合掌祈请大家共同发愿: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对众生有意义的事情。
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磨难,甚至会牺牲自己的生命,对于这些我们要修习安忍。大家应该想一想,我等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为了在一个众生的相续中种下菩提善根,发了何等的大心?所以,一方面我想祈请所有的四众道友共同发愿利益众生,另一方面我自己也想做一点事情。虽然我的能力有限,但也愿意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希望你们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帮助众生,最好亲自去做,如果实在脱不开身,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去护持。
作为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应该用实际行动来帮助周围的可怜众生,这一点在当今社会尤为重要。前段时间我也讲过,佛教徒要通过什么方式在社会人群中弘扬佛法,并让佛法长久住世呢?需要获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可。而要实现这一点,就要用实际行动为众生做好事。
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我们千万不要搞自我宣传,或者有其他目的,这样不但上师三宝不会加持,自己的良心也会受到谴责。如果问心无愧地真正帮助众生,即使困难重重,也值得去做。因此,希望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