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佛教徒的使命感
——2013年元旦开示
2013年1月1日
今天是2013年的第一天,在这个辞旧迎新的吉祥快乐的日子,我们通过网络,跟道友们在法音频道以及UC讲堂中聚会。我目前在杭州,身边有些佛教徒,还有学院的部分出家人和学员。我平时对自己的行踪比较保密,但今天因为特殊缘起,我要透露一下现在的行踪。
之前有人传言2012年是世界末日,从某种角度来说,2012年也确实是“世界末日”,因为它已经永远离开了,昨天之前的所有快乐、痛苦,一切的一切都变成了一场梦,从此之后,再也不会与它相遇。
这是一个特别明显的生命无常的提示。年轻人老了一岁,老年人朝更老又迈进了一步。按照世间习俗,今天亲朋好友互相祝福新年快乐,但用出世间的语言描述时,这是在提醒我们:一切都是无常的,离死亡又近了一年。也许世人会觉得这种思想比较悲观,但正是因为懂得了无常,所以我们更珍惜当下,其实这是更为积极的生活理念。
今天,我按照世间习俗祝福大家元旦快乐。同时,作为佛教徒,愿大家在新的一年中,修行一定要有所成就。世人更为关心身体健康、生活快乐、家庭和睦、事业有成等,不管怎样,我们要经常祈祷上师三宝加持,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心想事成。
祈祷莲师 遣除违缘
今天是一个特别好的机缘。作为一名佛教徒,我一早起来就到佛堂祈祷莲花生大士,因为按照藏地很多高僧大德的传统,想在新的一年遣除修行和生活中的一切违缘、障碍,成办一切所愿,祈祷莲花生大士最有效,也最有力。
因此,我今天在微博也说,要念100遍以上的莲师心咒。其实100遍应该不够,最少也是300遍,1000遍以上最好,但世间人特别忙碌,而且看我微博的人大多数都不学佛,有些虽然信佛教,但也并不是特别认真地修学。无论如何,种下一个善根、遣除自身违缘也非常重要。
一、让佛法深入人心
今天是一年365天的开始。当然,按照汉地或藏地的传统,春节才算是真正过年,但世界上大多数人们都以公历新年作为一年的开始。新年第一天还没有结束,每一个人要在内心发善愿。
其实发愿很重要。我刚才在回忆,7年前(2006年)的元月一号,我同样在杭州,也发过一个愿,做了一期《新年访谈录》。当时我发愿:从现在开始,通过网络、现代科学技术,我要尽量地将佛法的殊胜道理传播给有缘者。后来以发愿力,以及诸佛菩萨和护法神的加持力,在这几年当中,可以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今天,我也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发愿:依靠更先进的方式将佛法传播到全球,愿每一位与大乘佛教有缘的众生,心灵得到滋润,获得真正解脱的利益。
1.细水长流 坚持不懈
希望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在现场,以及通过其他各种途径获得这些信息的人,从今天开始,每个人首先要发愿:我要行持善法、利益众生,同时坚持不断修学佛法。
也可以归纳为四个字——细水长流。
刚开始不要过于勇猛精进。很多刚学佛的人太积极了,废寝忘食,不眠不休,后面实在没有力气了,又慢慢放松下来,甚至半途而废。这种现象比较多。其实即使最初你跑得不是特别快,如果不断地走、不断地努力,一直不放弃,到一定的时候也会有所成就。
所以,希望所有佛教徒要长期坚持。想要在一两年或三四年中获得成就,确实有困难。一般世间的工作和事业也需要等到十年八年以后才有收获,而出世间的佛法,想在非常短暂的时间得到超越的心灵感应,有一定困难。因此,你们如果有智慧,且各方面因缘具足,应该从五部大论开始,系统、次第地修学显宗、密宗法要。
现在很多人坚持不下去,发心人员是这样,修学佛法的人也是这样,学着学着、修着修着,两三年以后,或者两三门课以后,或者依止一两位上师以后,又开始换口味。好多人的心态不稳定,最后导致自己的修学不圆满。
一生中最好不要换很多法门,也不要换很多上师、道场。如果你像阿底峡尊者那样真正具有清净心,拜访十方大德也是可以的,但这样的人在末法时代特别难见。因此,抓住一个法门后,一定要坚持走一段时间,至少也是走十年、二十年,这样必定会有所受益。
所以,我给大家的第一个建议是:应该细水长流,不要让佛法的修学成为生命中一个短暂的因缘。现在极个别道友分不清是非,学习佛法以后,在人际关系方面遇到一点点违缘,或者修法中遇到一个细小的障碍,就将很长时间学来的所有境界和法门全部抛弃,然后在别的地方重新开始,这样并不能真正成功。与你自己有缘的、能长期修学的道场非常难得,不要轻易舍弃。
2.高瞻远瞩 共同担当
我要说的第二件事,佛教徒要高瞻远瞩。现在很多佛教徒都是自己埋头苦干、自己苦修,并没有用非常远大的目光来看世界、看所有众生。我身边其他的宗教徒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尤其是他们中的很多人,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一直想着帮助所有的人,特别是世间各种无助的人。
其实,我们佛教的教义不仅能帮助世界上所有的人类,甚至包括旁生、饿鬼、地狱之类的一切众生都可以救度,可以度化,可是现代佛教徒在这方面的意识比较薄弱。不管是藏传佛教徒,还是汉传佛教徒,有些人只管自己的修行、只管自己的家庭,而在利益众生、帮助他人的问题上,缺乏长远的考虑。
还有些人以一种相似的“慈悲心”,什么事情都不管。佛教经常受到各个媒体的轻视,而其他很多宗教徒,媒体并不会因为他们一个小小的过失,马上在各个场合曝光。
为什么我们佛教徒这么好欺负?其实是因为在有些场合当中,佛教徒太不负责任,互相不团结,没有共同的凝聚力,没有对整个佛教负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世间层面来讲,一个团体、一个组织,如果在社会上过于脆弱,或者内部不团结的时候,不仅会受到外部的歧视,同时也会受到其他各方面的践踏或摧毁。
正因为这样,我看到许多事情并不是很乐观。从现在开始,希望大家合理合法地共同学习、共同努力、分清是非。大乘佛教徒一方面要慈悲为怀,以慈悲心来对待一切众生,但也要分场合,并不是遇到任何事情,所有的错误都属于佛教,所有的正面都不属于佛教,这是不可能的。佛教徒要团结起来,在必要的时候维护佛教的利益。
因此,从宏观层面看,佛教徒需要做的事情相当多。希望每一个佛教徒不要只想着自己小小的快乐,只想着自己内心的渴望。当然,我们自身的修行和修证也是不可缺少的。我看到很多道友,以真正佛教的传统、佛教的教义进行修持,从中获得无比的利益和成就,这样的人也相当多。
如果佛教想要在世间获得大家认可,最根本的,佛教徒不能做任何违背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事,否则,无论是长期弘扬佛法,还是自身修行,都无法成功。但也不能过于“慈悲”,或过于没有信心,这样会错失很多机缘。
3.跟上时代 广弘佛法
第三件事情,我最近经常去一些大城市,深深感到佛教的教义完全可以顺应任何时代。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在当今世界上,任何宗教如果有可以和现代科学共依共存的,那就是佛教。”他认为在所有宗教中,我们佛教的教义完全不落后于科学。
对于佛教的教法和证法,我们没有必要都与科学家的理念相吻合。但现在这个时代,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信仰科学。我本人是否信仰科学呢?确实也对个别科学理念非常认同,这不得不承认。那么,是用科学来证明佛教,还是用佛教来证明科学呢?我觉得是相辅相成。既然相辅相成,佛教就一定要跟上世界,这就是我想提出的四个字:跟上时代。
从佛教的教理和本质上讲,任何一个再先进、再快速发展的科学理念,都无法对它有丝毫摧毁或动摇。但是,佛教的发展前景与我们继承佛法、继承佛教的在家人和出家人自身的信念,以及对佛教真理掌握的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如果佛教所有的教育都按照传统方式来做,在时代的道路上,我们没有把佛法传递到文人的心里,没有传递到有智慧的知识分子群体当中,那么,很有可能在21世纪末,佛教会因为无法跟上时代而被历史淘汰出局。到那时,佛教就成了极个别老年人,或是在寂静深山里极少数修行人的一种表面行为。这样一来,虽然佛法是极其珍贵的真理,可这种真理没有人了解,于是,它会跟不上历史前进的车轮,它会掉队,它会被扔在路边,有这种可能性。
因此,作为佛教徒,我们是佛教的继承人,用世间的语言来讲,也是佛教的建设者,对此,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有哪些责任呢?主要有两个责任:第一个责任,通过佛教的修行断除自己的障碍,增上自己的智慧,即自我完善;第二个责任,在自己略有成就时,要将所了解的佛法的教理传递给下一代,同时,不要让它被现代文化践踏,不要让它被现在世间的各种理论所淘汰。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作为佛教的继承人,要懂得将佛教的道理与现在世间的理念相结合。如果不会把佛教的理念同现代生活相结合,不会用现代的语言来表达的话,就无法让佛法深入人心。还有,现在人类使用的各种产品、科技化的机器日新月异,一代一代变化更新特别快,在这样的时候,如果我们一直故步自封,不去了解最新科技,佛法的传播形式将会跟不上时代。
那么,想令佛法融入人们的内心,要通过什么方式呢?现在世界上的其他宗教中,很多对自己的宗教特别负责任的人,在每个时代都会找最优秀、最出名的明星合作,拍摄与自己宗教题材相关的电影。目的是什么呢?他们想通过明星的表演,将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他们的宗教思想相结合,将其宗教教理推广并传递给世人。
其实无论是20世纪还是21世纪,人们都特别推崇明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果佛教徒认为这种形式太开放了、不合理,进入一种保守的、不理世事的状态中,也许到最后所有人都去信仰其他宗教,或者人们内心已经被非任何宗教的另一种文化所占据。那时,佛教思想再想进入人们的内心,恐怕已经没有这个空间了。
可我们很多佛教徒还在沉睡当中,还在迷梦当中,根本没有觉察到,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想到没有?我们看到没有?我们身边的人在如何关注时代、如何关注现代社会?作为佛教徒,并非要找很多人来填补或壮大我们的队伍,而是应该想到:这么好的教义,如果没有人了解,这样下去会怎么样?
在这样非常关键的历史时刻,我们需要思考,该以怎样的方式将佛法与人们的生活相结合,令佛法深入人心?我们佛教徒,尤其是大乘佛教徒,哪怕你只是昨天或今天才皈依,都有这个责任,都有这个义务。
我平时在与人交谈或是自己独自思维时,都有一种危机感。我们佛教的教法不可能被外道的各种运动来摧毁,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都没有被毁灭,我想现在也不会。2012已经过去了,2013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的危机。但现在最令人担忧的,就是我们佛教徒自己不珍惜,大家都不关心佛法的弘扬,这样一来,它会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远离人们的注意力,到时,我们想把它捡回来也有一定的困难。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我说这些也许是杞人忧天,不会那么严重,但这也是该长期关注的一个焦点。
作为佛教徒,我们一定要团结起来,是不是团结起来破坏其他团体呢?绝对不是!我们要将慈悲与智慧的精神弘扬给全人类,这对世界上的所有生命而言都是不可缺少的精神良药,这种良药一旦消失、灭尽,对全人类将是一大损失。今天在座的各位一定要重视。
刚才我讲了三个方面:细水长流,主要涉及自身的修行;高瞻远瞩,是从维护我们佛教团体的利益,以及佛教徒应该发起广大菩提心的层面来讲的;跟上时代,也就是要考虑通过什么样的方法、途径广弘佛法,不要让全人类、全世界失去真理的明灯。
二、不可替代的佛教传承
今天是非常好的吉日,按照网络上的通知,要给大家念诵《圣八吉祥颂》《大自在祈祷文》的传承,还有开光、皈依。
《圣八吉祥颂》是麦彭仁波切用吉祥如来、吉祥菩萨、吉祥天尊这些名号写的,任何人念诵都会得到真正的吉祥。平时大家在手机上、微博上说“新年吉祥、新年吉祥”,我今天也跟很多人说“新年吉祥”,但以一般凡夫人的语言说100遍“新年吉祥”,也不如念一遍《圣八吉祥颂》祈祷文的功德大。
另外,从今年开始,不管你是佛教徒还是非佛教徒,都要尽量念诵《大自在祈祷文》。我认为《大自在祈祷文》也可以叫《世界和平文》——世界和平的发愿文,不论是想获得个人身心健康等世间成就,还是弘法利生等出世间成就,都要多多念诵《大自在祈祷文》,这非常有必要。
1.以菩提心 皈依三宝
很多人以前都皈依过,但有些人之前可能是一种迷迷糊糊的皈依,并没有特别观想。藏传佛教是皈依四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一切三宝的总集——上师。不论皈依四宝还是皈依三宝,我皈依的目的是希求自己健康还是为一切众生而皈依?我有没有真正生起大乘皈依的心?这是我们在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应该扪心自问的。
皈依的发心分为上等皈依、中等皈依、下等皈依、极下等皈依四种。最下等的皈依是希求获得健康、快乐,或是发财、升官等,为自己得到现世的某种利益而皈依,这是最下等的皈依;下等皈依,就是希望自己从三恶趣获得解脱,不要堕入地狱、饿鬼、旁生,一定要转生人道或天道;中等的皈依,是只愿自己从轮回中获得解脱,就像“我要获得阿罗汉果位”,不管其他众生;最上等皈依是什么呢?就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皈依。
今天要这样观想:虽然我还是凡夫,但我皈依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益天下无边的一切众生。有些人虽然皈依三宝很多年,但还没有生起大乘菩提心,也从来没有做过与菩提心相关的大乘皈依,今晚,我们非常有必要在菩提心的摄持下重新皈依。
我现在给你们传皈依戒,大家要在利他的心态中皈依,要想:在2013新年的第一天,我真正发起菩提心,要为利益一切众生而皈依三宝!一边这样观想,一边跟我重复皈依偈。
(堪布传授皈依)
我们已经皈依了三宝。今天网络上的、学院的道友,以及其他任何角落所有听受的人,每一个人有必要观察自己的心,包括我自己在内。虽然我经常给别人讲课,但讲课的同时反观自己,有时觉得大乘菩提心离我非常遥远,有时又觉得有一点相似的菩提心。但无论如何,还是要不断地发心,否则,很容易在漫长的菩提路上退失。
因此,今天大家共同再次祈祷三宝,让我们的相续中真正生起利他的、以菩提心摄持的皈依三宝的戒体,这样以后,哪怕是吃饭、睡觉等散乱之时都有功德。就像把钱存入银行,利息特别高的时候,你的生活就不需要特别操劳。同样的道理,如果以发菩提心而皈依,即使你每天的修量不是很高,有时行为也不一定特别如法,但因为你的基础已经相当牢固,不仅是这一辈子,乃至下一辈子、生生世世直至菩提果之间,你的菩提心不会退。菩提心没有退失的缘故,你的功德、增上的善根也不会退,这对每位修学者非常重要。
最近学院在举办忆念上师如意宝圆寂九周年的法会,虽然我因为各种因缘没有参加的福报,但我在每天早上起来后都想到,我的心相续有一丝一毫的善根就是来自上师。如果上师当年没有讲菩提心的重要性,我不一定有出家的机会;即使有出家的机缘,我可能根本无法意识到菩提心的珍贵……想到这些,感恩之心就油然而生。
2.心系解脱 珍惜因缘
在座的人,对世间的财富、地位等不一定特别重视,那么,对出世间的解脱是否重视呢?大家一定要想一想!
我最近遇到了一位在世间非常成功的人,他告诉我,他目前在读某商学院的MBA,在两年中读完MBA的课程,学费是53万元人民币。每年学习两个月左右,而且学习时所有的交通费、住宿费,全部自理,文凭拿到手需要70万人民币左右。我当时想,这个文凭在世间虽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可是我们学习佛教、学习古代大德们的教言,从某种层面来讲,得到的价值远远超过他们多少倍!
现在学佛的机缘非常值得珍惜,这种机缘对每个人来讲不会很长,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意识到。一旦这样共同学习的机会不复存在的时候,在短暂的时间内所学到的知识对你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收获,与道友们一起学习的这段经历将是人生中一段最为难忘的美好时光。所以,希望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倍加珍惜、格外重视。比如你考上了一所非常好的大学,应该会很重视大学四年的光阴,那么,你现在接受的是超越世间的教育,更不能用另一种心态随意敷衍糊弄,否则,这就是你福报的问题了。
所以,我今天以比较明确的态度给大家讲一下现在学佛的重要性。我看到一些老学员已经麻木了,认为:这种送上门来的学习佛法的机会谁都会有,应该不是很重要吧?愚笨的人不会认识黄金的价值,机会一旦失去的时候才会明白。当你身边的一些人真正已经获得了精神的超越、心灵的快乐时,你可能在旁边很羡慕,但是也没有办法,你已经与机会擦肩而过了。
因此,我今天提醒大家,不要将学习佛法与学世间一般的知识相提并论,这是心态上的错误。刚才主持人也说了,大家遇到这样的机缘,可以说是千载难逢,千百万劫当中都非常难遇。这并不是我们蓄意地赞叹,对我自己来讲,即使我的生命到了终点,我也会认为这是非常难得的机缘。
我昨天听说了杭州去年(2012年)发生的一件事:一位司机驾驶着客车正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时,一块突如其来的铁片飞过,将挡风玻璃砸烂,砸中他的身体。在这个关键时刻,他强忍着剧痛,用尽全身力气,将车在路边停稳,保护了车上二十多位乘客的生命。在生命的紧急关头,他没有想到自己,而是想到乘客。按常理来讲,没有超常的毅力根本做不到。这件事在当时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大家都认为这位司机非常了不起,令人敬佩。
作为大乘佛教徒,你即使没有遇到这样的死亡,在活着的时候,无论是利益众生、自我解脱,还是学习佛法,都应该有一种满腔热血的精神,但现在个别人的这种精神慢慢淡化了,这是我不太愿意看到的。
希望道友们珍惜这样难得的机遇。我今天说的是“学习佛法的机遇很难得”,而非“我说的话很珍贵”“我这个人很了不起,你们看到我很难得”,不是这个意思,这样的想法一刹那也没有过。见到我没有什么难得,但是听到这些佛教的教言很好。
昨天我跟一位科学家探讨,他说:通过科学证明,人类所获取的信息70%来源于听觉,30%左右来源于视觉等其他渠道。同样,我们佛教的真理70%是从听觉而来,刚好“闻思修行”里面有个“闻”字,佛法的学习要通过听闻。现在成立研讨班的时候,大家才知道,原来我学得并不好,法师们抽到我讲考的时候才明白,光是自己一个人看看书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很多人有必要更加精勤听闻、精勤学习。
与此同时,佛教团体如果要在世间长期存在下去的话,大家要共同合作、规范管理。我们现在是21世纪,不像19世纪或者5世纪一样,现在是人类理念趋向于规范化的时代。我刚才说千万不要被时代淘汰,原因也跟我们的管理有关系。
所以,希望大家不要想只是自己解脱就可以了,自己闻思修行就可以了……这些都是不成熟的想法。我们可以借鉴现在西方一些企业家管理企业的理念,将其用于佛教在家和出家团体的管理上,把爱与慈悲的理念传递给有缘众生,这对世界和平、对社会稳定、对整个人类的幸福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3.共同回向 往生极乐
今天既是新的一年开始,同时是学院开法会纪念法王如意宝的特殊日子,大家共同念三遍《大自在祈祷文》,然后用汉语念《普贤行愿品》来做今晚的回向。
我们要发愿:在新的一年中,要将智慧与慈悲的佛法传递给世界上的所有众生,并将此善根与上师如意宝的善根合为一体,让人们今生获得一切自在安康,来世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念《普贤行愿品》时,大家要发愿往生极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