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最关键的是什么

——盘锦开示

首先,感谢古城念佛堂的所有菩萨们,也感谢护法大菩萨、大施主以及所有到场的佛教徒。

大家今天在这里聚会,我感到很高兴。为什么呢?因为在座各位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将来要成佛。还有一个目标:为了成佛,要发菩提心、修行佛法——这是我们共同希求的。所以,今天这么多佛友集聚在此,是非常殊胜的因缘。

接下来,我利用这个时间,和大家交流一些佛教的基本道理,我们共同学习佛法。

学法之目标,获佛教智悲

今天来的大部分是佛教徒,也有少数人没有皈依佛教。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了解佛教的殊胜性和基本理念都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这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在这种文化中,释迦牟尼佛在2500多年前创立了佛教。那么,佛陀的教法是怎样的体系呢?所谓的佛教,就是智慧和慈悲的一种教育。所以,任何想学修佛法的人,最终目的都是让自他获得圆满的智慧和慈悲。

这种慈悲,可以说是其他宗教所没有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有些宗教虽然有慈悲,但这种慈悲是片面的,只限于人类;有些宗教不但没有慈悲心,反而依靠一些极端手段来危害众生。所以,在人类社会的大家庭中,众生都需要慈悲。

学习佛法,第一要认清佛教的慈悲;第二要认清佛教的智慧。世界上有很多种智慧。比如一些高等学校,有他们所希求的各种不同的智慧,然而,只有佛教的智慧才能抉择究竟的人生真理和宇宙真相。

那么,如何获得佛教的智慧呢?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顶礼文殊尊,乃获智慧因

第一,要顶礼文殊师利菩萨。

顶礼文殊师利菩萨的原因,想必大家也清楚。在座很多人的本尊是文殊菩萨,因为很想开智慧。如果没有智慧,无论是修佛法,还是想取舍世间事,都会寸步难行,因此我们必须要有智慧。

要想具足智慧,就要经常顶礼、祈祷一切诸佛的智慧总集——文殊师利菩萨,同时要经常念诵文殊心咒“嗡阿Ra巴匝纳德”。如果今生经常念诵这个心咒,那么,来世乃至生生世世都不会变成愚昧无知的众生,并且能遇到殊胜的佛法而开启智慧,能取舍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道理。要知道,这个世界需要智慧,没有智慧就什么都没法做,学习佛法需要智慧,做世间法也需要智慧。

总之,文殊菩萨是一切智慧的总体,大家要经常祈祷他,这一点相当重要。

依师或修学,首当具净慧

第二,在希求解脱的过程中,需要具足智慧、菩提心、出离心、善良人格、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大概有这么几点。

首先要有清净的智慧。显宗有显宗的智慧,密宗有密宗的智慧——学净土宗的人想一心不乱,学禅宗的人想明心见性,学大手印或大圆满的人想证悟觉性。不管是哪一种,都必须依靠自己的精进,以及正确的道次第,否则不可能成办。所以,对于修行密法的人来讲,根本离不开智慧;对修习显宗的人来讲,没有智慧也不行。

我希望各位不要盲目崇拜哪一个宗教或哪一位上师,一定要通过智慧来详详细细观察,自己所依止的上师到底具不具足法相,这一点无比重要。如果没有认真观察,草率依止了上师,即使学了一些这样那样的法,最后也不太究竟。

因此,不管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见到一位上师时,如果马上稀里糊涂地依止,然后明天又去诽谤,这样不太好。

依自根基修,心莫轻动摇

你修的如果是念佛法门,那就一心一意念阿弥陀佛,没必要听到有人说“密宗的咒语非常了不起啊!密宗的上师有不共的加持,马上能让你成就”,然后心就开始动摇。对有些人来讲,密宗确实非常了不起,但密宗也需要有修行次第,并非想象得那么简单。

以前一段时间,净土宗非常兴盛;现在一段时间,藏传佛教在汉地遍地开花,很多人又跑去学密宗,所以,有些念佛法门的人对此有看法。当然,你学密宗如果非常成功,他们也不会计较,但在此过程中,个别人并没有好好学,也没有按照密宗的道次第来,今天依止这位上师、得这个灌顶,明天依止那位上师、得那个灌顶,每天都跑来跑去,始终得不到系统的教言,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跑跑居士”。

因此,希望大家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法门,然后精进修持,不要整天摇来摇去,这个法不成功,又选择那个法;那个法不成功,又选择另一个法……这样变来变去,修行不一定会有效果。

当怀清净心,莫观他宗过

大家在求学的过程中,不管是净土宗还是禅宗,无论学什么宗派,只要有了精进、信心和智慧,修学佛法一定会成功。如果这几样都不具足,那不管你到密宗里去学,还是显宗里去学,都不一定有用。因此,我们要希求智慧。

上师法王如意宝也说过,无上密法最殊胜的特点,是拥有六个月即可成就的窍诀,甚至仅仅听到密宗的教言,也有极其殊胜的功德。因此,汉地学净土宗、学显宗的人,最好不要轻易毁谤藏传密教。

藏传密宗的修行人中,可能个别人的行为不如法,但他并不代表藏传佛教;就像汉传显宗中,也有个别佛教徒的行为不如法,但他也不代表汉传佛教。其实,藏传佛教非常纯正、清净无垢,汉传佛教也是如此。在修行过程中,极个别人的行为不如法,不管在哪个教派都有;不仅是末法时代,甚至释迦牟尼佛在世时,眷属中也有这样的比丘、比丘尼、居士等。所以,某些出家人和居士的行为不如法,也不足为奇。

修行有次第,忌好高骛远

希望学密宗的人不要排斥学显宗的人,认为“我学密宗如何如何了不起”。实际上,密宗的道次第你学到没有?听说这里有些人按部就班地按照密宗五加行的次第,修得极为稳固和圆满,这种人我特别赞叹!

有些人早在十年前就皈依了,皈依之后开始学密宗,学密宗之后开始修五加行,一直稳固地在修行,这种人是有希望的。有些人该修的加行不修,说某某地方有不用修加行的密法,成天说这个、说那个,但很多法与藏传佛教的教义不相符,希望你们自己要谨慎和注意。

不管是哪一个教派,次第法门是不能乱来的,如果最初的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等基本规则都没弄懂,就好高骛远地希求高法,妄想在很快的时间里就飞到空中,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希望各位不要跑得太多,也不要说得太多,脚踏实地修持、好好听闻佛法,这一点相当重要。

现在科技比较发达,很多上师的传法教言,你们在家里也能听得到,所以,平时听一些光盘、看一些光碟、听一些MP3,通过这种方式来接受佛教,对你们是非常方便的。如果不这样学习,光是把解脱的希望寄托在表面形象上,修行不一定会成功。

因此,大家在希求智慧的过程中,一定要认认真真地修学真正的佛法。不管显宗还是密宗,只要是真正的佛法,什么宗派我都不排斥。如果你学的是净土宗,念阿弥陀佛,我也非常赞叹。因为很多显宗经典的教义,就是提倡念阿弥陀佛,这种加持是不可思议的。

现场互动

⊙ 问:佛经说六字大明咒可以断六道轮回,请问,这是具体的开示,还是一种形容善业的比喻呢?

堪布:佛经中说,念阿弥陀佛一句名号,可以遣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或者念观世音心咒可以断六道轮回,从功用方面来讲,这是具体的开示,没有加任何形容词。如果你能一心不乱、诚心诚意地念诵一句阿弥陀佛,相续当中的无量罪业便能遣除。

然而,名号虽然有这样的功德,但众生的业力是不是全部都遣除了呢?也不一定。因为“无始以来”包涵了无数亿劫,并不是只有八十亿劫,所以我们自相续中有无数的罪业。

佛陀告诉我们的咒语功德,是非常直接、具体的,但是众生相续中的烦恼,唯有佛陀才能了知。而且,我们在念诵时,能不能做到如理如实呢?这一点非常困难。因此,宣讲阿弥陀佛的名号也好,观音菩萨的心咒也好,是从其功德巨大的角度来说的。可是我们造罪业的时候,所有条件都全部圆满,而造善业的时候,心却非常微弱,有时根本不能具足所有该具足的条件。这样一来,由于念佛并不是特别如法,就不能当下遣除自相续中的罪障。

⊙ 问:我修五加行也好,上师瑜伽也好,特别注重自己的感觉。这样就养成了习惯,无论做什么都喜欢用感觉,甚至有时用自己的感觉在走路,不知这是对是错?如果是错,我该如何去修正?

堪布:一般来说,修任何一个法,最好不要执著自己的感觉。因为你的感觉有时不一定正确。

那么,怎样辨别自己的感觉正不正确呢?比如,你在修《大圆满前行》时,对比其中内容,看看你所修的符不符合法本的密意?如果符合,说明你的感觉是正确的;如果不符合,说明不正确。因此,我们修习佛法时,一定要根据某个高僧大德的法本来修持。

现在很多人提问或辩论时,都是凭自我感觉。比如,“我觉得前世后世不存在。”“凭我的感觉,释迦牟尼佛说的不一定对。”但这是靠不住的。佛法不能凭感觉,因为这种感觉很可能是错的。只有依上师的窍诀、佛陀的经典、大德的论典作为修行依据来印证,这才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