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直播8
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比例不超过3%。
佛教禅修,带来改变
2015年9月12日
在座的各位佛教徒,以及全球观看现场直播的禅修爱好者们,今天很开心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佛教的禅修。
总的来说,禅修包括世间禅修与出世间禅修(佛教禅修)两大类。世间的禅修,主要是让心平静下来,从而远离烦恼、痛苦和压力。出世间的禅修,是以出离心、菩提心和无缘回向所摄持的比较深奥的一种禅修。我今天就着重阐述佛教的禅修。
为什么讲禅修?
放眼全世界,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无论是有钱人还是贫穷的人,心中都有各自的烦恼和痛苦,很多人的心态是比较浮躁的。这不仅让人们自己感到不快乐、不安心,而且会给其家庭、社会乃至整个世界带来危机和危害。
佛教当中讲,人类社会的许多不幸福都源于人们自己的心。如果没有控制好这颗心,就会产生贪心、嗔心、痴心等各种烦恼,由此还会引发战争、环境危机以及许多灾难和痛苦。因此,心灵没有得到安顿,是烦恼频生,家庭、单位、国家乃至整个世界不和谐的重要原因。
贪心的危害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系列公益影片《大自然在说话》,其宣传口号是“大自然不需要人类,人类需要大自然”。近些年来,人类以贪心驱使过度开发矿产资源,导致森林、江河等自然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有资料显示,到2100年,全世界将有六分之一的物种濒临灭绝,这对全人类来讲是一个巨大的危机。
环境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关注。我们既要关心自己的生存环境,更要思考人类的子孙后代将来如何在地球上生存。
当人的内心没有获得自在时,即使拥有再多的财富,也不一定会感受到真实的快乐。
英国《每日邮报》8月30日报道,沙盘游戏《我的世界》创始人马库斯·泊松(Markus Persson)近日在推特上发文说,自从他成为亿万富翁,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据估算,他的个人财产将近1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98.4亿元。按理来讲,一个人拥有这么多财富应该是非常快乐的,但他在暴富之后却说,巨额财富让他不再感受到挑战,只剩下无尽的空虚。
可见,在内心还没有得到控制之前,即使拥有巨额财富也不一定感受到真实的幸福。
嗔心的危害
如果心没有获得自在,就可能生起极大的嗔恨,并给周围的环境带来不安。从小的方面来讲,家庭暴力、人与人之间的争斗,都源自愤怒与嗔恚;从大的方面来讲,国家之间乃至一些全球性战争,也是源于人们内心的嗔恨。这些战争,让人类感受到极大的恐怖,像叙利亚战争就是如此。
如今,有许多叙利亚难民纷纷偷渡到欧洲国家。然而偷渡过程是非常危险的,仅在今年(2015年)就有2000多人在偷渡途中丧生。最近有一则新闻说,9月2日,一名3岁的叙利亚儿童在偷渡过程中遇难,他的尸体被冲到了土耳其的海滩上。仅仅是因为想获得自由,仅仅是想拥有一个安定的家,却为此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他遇难的照片在欧洲各国及国内网站上疯传,让世界为之震惊,也让以前不接受难民的一些国家改变了想法。
众所周知,难民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很多人因为战争而变得无家可归、无依无靠,不得不到处流亡。而战争的来源,就是人们恐怖的嗔恨心。
我去过一些国家,亲眼目睹了很多难民的生存状况,当时心里很悲痛。
记得去年,我应邀在耶鲁大学讲《现代社会的专注与禅修》,本来这个话题与难民没有什么关系,但在演讲的最后,我还是忍不住提到了难民问题。当时我说:全世界的人都应该关心那些无家可归的难民,他们毕竟是人类,却没有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非常可怜,我们应该想办法帮助他们,让他们早日拥有自己的家园!
痴心的危害
愚痴也会导致心灵的不安。
现在,人们普遍感到生活压力非常大。不管是什么身份的人,都觉得自己特别忙,来自工作、生活以及生存等方面的压力接踵而来。
最近国内有一项社会调查显示,96.6%的被调查者反映工作有压力;其中15.5%的白领反映,工作、生活压力使自己处于接近崩溃的状态——这是非常可怕的;主流城市的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表面上看来很不错的职业群体,实际上有七成多处于亚健康状态;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比例不超过3%。这是一个比较贴近现实的调查。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因之一就是盲目追求,由于过高的目标难以达成,人们内心就会处于非常困惑、痛苦的状态,身体健康也会受到影响。
调伏自心是根本
对于以上这些问题,很多人也已经意识到了。但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很多人也感到自己非常渺小,无力反击,只能随波逐流、任其发展。
我觉得,这种想法是不合理的。因为人们所面临的很多问题,其实都是自己造成的。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有办法、有能力去解决,从而重新过上平安、完美的生活。事实上,只要我们解决了心灵上的问题,幸福也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了。
然而现在,很多人关注的是外在的物质生活,觉得开豪车、住洋房、使用高科技产品是生活中的大事。却没有意识到,掌控心灵、认识自心比获得物质财富更加重要,这会让我们更加迅速地过上充实的生活。
当然我们也承认,任何人在世间生存,都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懂得如何驾驭自心、调伏自心。若能调伏自心,凭借物质无法解决的许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通过物质无法满足的很多欲望可以被满足,依靠物质无法获得的幸福、快乐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感受到。就像一些经常禅修的人,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接触什么样的人,都能过得非常安心、快乐。
因此,我们若想让自己浮躁的心平静下来,让负面情绪不断减少,就一定要禅修。有了禅修的境界,在普通人看来根本无法解决的、非常可怕的事情,也会非常容易面对。
禅修效果为科学证实
最近,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成立了禅修研究项目,研究如何通过禅修来调整负面情绪。
我们藏族有句俗话:“生火的时候,要先注意到火花。”意思是说,当人的情绪比较平和时,也要关注将来可能出现的嗔怒、贪欲等冲动情绪。
研究者发现,经过禅修训练的人,在突然听到爆炸声或恐怖消息时,自心可以如如不动,坦然面对所发生的一切。因此,禅修的效果,是被传统修行和现代科学研究所共同证实的。
禅修的确很重要。性格不好的人,可以通过禅修来改善性格;患有抑郁症、自闭症等心理疾病的人,可以通过禅修而得到疗愈;欲望炽盛的人,可以借助禅修来净化心灵、获得平静……可见,禅修的作用和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宗教,世间人也完全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通过禅修来调整身心。
禅修的方法
禅修的方法有很多。在藏传佛教当中,任何修法和经论中都会强调寂止和胜观两个方面。
1.坐式
禅修的坐式很重要。一般来讲,禅修时要采用毗卢七法坐式:双足跏趺坐,双手结定印,脊椎端直,颈部稍向前屈,眼睛垂视鼻尖前的虚空,舌尖抵上颚,双肩外展、放松。不管你有没有信仰,以这种坐式来禅修都会成功的。
2.寂止
寂止包括无相寂止和有相寂止。
无相寂止,主要是让心处于无缘的状态,没有任何执著,自然安定下来。就像将浑浊的水静静放置,杂质就会沉淀下去,水也就自然澄清了。
这种修法有世间禅定的成分,通过修持会得到明、乐、无念的觉受,但这并不是最高、最究竟的境界。因为,修行者一旦遇到一些外缘,贪嗔痴等烦恼及各种念头就会再次浮现。所以,这种禅定只是让心安静下来,只能暂时缓解痛苦,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当中,还有有相寂止的修法,如观佛像。
汉传佛教的《观佛三昧海经》中,就宣说了如何观想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好,对每一相好有具体的描述,还宣说了如何观想佛陀的站姿与坐姿等。
在藏传佛教中,有释迦牟尼佛的观修方法:首先,在自己面前摆放一尊非常庄严的佛像,就像我今天给大家看的这尊释迦牟尼佛像;然后双目注视佛像,到一定的时候,即使面前没有唐卡或佛像,心中也能呈现出佛陀的形象。在有些修法中,还会观想佛陀身体发光融入自己的身体,将自己的烦恼、负面情绪等全部遣除。
观佛像的功德非常大,但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我就不多说了。其实,不仅佛教徒可以观佛像,非佛教徒也可以观,这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快乐与奇迹——佛陀不会因为你是非佛教徒,就排斥你或不加持你的。所以,如果你想对治烦恼、减少痛苦,经常观佛像是很有帮助的。
我刚才讲了两种寂止——有相寂止和无相寂止,有相寂止就是观佛像等,无相寂止就是让心没有任何执著地安住于平静状态。现在,社会上的一些公司、学校也在提倡无相寂止。但从究竟意义上看,无相寂止并不是一种很完美的禅修。因为,它虽然可以暂时压服烦恼,但在遇到一些外缘的时候,烦恼还是会涌现出来。
3.胜观
那么,如何从根本上断除烦恼呢?就是通过禅修来认识心的本来面目。我们可以观察:心是五根识或意识吗?心存在于山河大地之上吗?心识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当中吗?通过详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不管是我们的意识,还是外在的事物,全部是“苦空无我”的本性,这才是万法的实相。
通达这样的真相就叫做胜观,它可以彻底断除我们相续中的贪嗔痴等烦恼。就像将水中的杂质去除以后,水就真正变得清澈、干净了。同样,以无我的智慧将心灵的污染去除以后,烦恼也就不会再度起现了。
4.止观双运
在禅定中起现胜观就是止观双运,这是一种究竟的禅定,具有明空无二的体性——“明”指胜观,“空”指寂止。这样的修法唯佛教中有,在其他宗教和世间的禅修中不一定能找得到。
禅修改变心境
在禅修过程中,兴趣和欢喜心是不可缺少的,有了这样的心,我们才会投入精力去实际修行。
在座的各位,多多少少会有一些烦恼、痛苦或不良情绪,这些都可以通过禅定来对治。今天早上,我刚好发了一条关于禅修的微博:“草木不生的荒地,通过开垦,可以变成生机勃勃的田野。浮躁沮丧的情绪,通过禅修,可以变成淡定柔和的心境。”
有时候,人的不良情绪是非常可怕的。即使平时看起来性格很好的人,也会偶尔爆发非常严重的愤怒和嗔恨,这个时候谁都无法阻挡,连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会变成这样。当然,这也可以通过长期的修学来对治。
只要修行就有收获
其实,只要我们去修行,每个人都会有所收获。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科学家们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一群五六岁的孩子进行为期8周的禅修训练,每天3次,每次20分钟左右,禅修的主题主要是“感恩”“关爱”“合作”等。
两个月的禅修带来了明显的改变。在禅修训练之前,实验人员曾让孩子们将手中的贴纸分享给周围的人,这时他们只会分享给自己的朋友,而不会分享给不熟悉或关系不好的人。经过禅修训练,孩子们的心变得更加调柔、平和了。实验人员再次让他们分享贴纸时,他们就会一视同仁,而不会只分享给自己的同伴了。
实验中所提到的是一种比较简单的禅修,而且参与者都是幼儿园的孩子。如果他们都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明显的禅修效果,那么在座的各位成年人,经过1个月到3个月的训练,心态也一定会发生转变。
“百日禅修”
我们这次讲禅修,因缘也比较殊胜。佛学院每年都有为期两周左右的统一闭关,今年可能是在下个月开始。汉学院这边,还提倡大家从前天(9月10日)开始参加“百日禅修”活动。我最近收到了一些消息,学院内外共有几千人发愿参加。
在“百日禅修”期间,大多数人会修《大圆满心性休息》,也有一部分人观修本师释迦牟尼佛等。上等者每天禅修四座,中等者每天两座,下等者每天要观佛像,或者念咒语一万遍以上。
我今天在这里恭敬地合掌,呼吁大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参与“百日禅修”活动。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你每天念一遍《普贤行愿品》等发愿文,100天就念了100遍,这个功德是很大的。同样,如果你从9月10日开始,每天只是禅修一座,100天以后,你的心态也会有百倍的转变。
禅修改变世界
如果人们能经常禅修,不仅自己的人生和家庭问题能够得以解决,而且社会和国际问题也能逐渐化解——当人的内心获得了平静,以贪婪而引起的环保危机和社会灾难,以嗔恨所引发的战争和难民问题,以痴心所导致的心理压力和痛苦,都可以一一化解。
所以,想在世间生活得快乐、自在的人,一定要长期禅修。比如早上起来坐禅5到10分钟,白天工作、休息、坐车、开车或跟朋友聊天的时候,经常观自己的心,掌握自己的心态。经常这样做的话,即使身处复杂肮脏的世界,也能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一般,使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更重要的是,有禅修境界的人不会与家人吵架,也不会与朋友发生争斗。我希望听了这个开示的人,至少能在100天内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以前爱跟家人、朋友吵架的,尽量减少吵架次数;以前不爱吵架的,最好就不吵了,更不要与人发生暴力冲突。这样不仅会让自己过上美满的生活,也会让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最后,感谢大家在星期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听受佛教禅修方面的开示,希望每个人都能通过这个开示获得真实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