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与自闭症、抑郁症
2016年4月30日
今天,跟大家聊一下自闭症、抑郁症与大乘佛教的关系,以及大乘佛教如何治疗常见的心理疾病。对这方面的问题,我一直都很关注。以前,心理疾病在全世界不是很严重,现在却越来越常见。
很早以前,我学习《入菩萨行论》,看到里面有一句偈颂:“自迷痴狂徒,呜呼满天下。”意思是说:可悲呀、可悲!自我迷醉的愚痴狂徒遍满天下,就像疯子一样迷失了方向,非常可怜。这是寂天菩萨在一千多年前说的一句话。当年,我在讲解这个颂词时,觉得有点不符合实情,因为那时除了极少数的精神病患者,绝大多数人都很正常。
但是现在,无论是看媒体报道,还是接触国内外、东西方的各类人群,好像都会想起这句颂词。很多人表面上很开心、很正常,实际上呢,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心理疾病。有些比较明显,已经直接影响生活;有些比较轻微,只是自己有所察觉,别人不一定发现;有些还没有表现出来,以潜在、隐藏的方式存在着。所以,我觉得寂天菩萨的那句话,很符合当今这个时代的情况。
星星的孩子,活在自己的世界
前两天,我说要讲大乘佛法与自闭症,有些人跟我讲:“自闭症并不普遍,大多数人都不关心。你在网上谈这个,除了极个别自闭症孩子的父母以外,可能没有人听。”我回答说:“我不担心没人听。”为什么?如今自闭症在全世界蔓延得非常厉害,西方国家尤为严重。
众所周知,自闭症一般在孩提时期发作。在发达国家,情况尤为明显。据美国官方资料显示,1970年,全美每14000个孩子中,有一个自闭症患者。可是到了2015年,每68个孩子中就有一个自闭症患者,而且大多数在男孩当中发现——每42个男孩中就有一个。在韩国,每38个孩子中,就有一个自闭症患者。有些轻微,有些比较隐蔽。
对此,英、美等国的相关领导特别担心。将来,如果自闭症患者越来越多,会直接影响国民的生活。美国每年启用约2亿美元,用于关爱自闭症患者,包括对患者提供照顾。据说,英国每年要花500万至650万英镑,用于帮助自闭症孩子的生活。他们对于残疾人或有心理疾病的人,还是比较照顾的。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社会应该帮助患自闭症的孩子。如果他们能够好转,并胜任一些特定的工作,社会的经济压力会减轻很多。
研究发现,自闭症分为低能自闭症和高能自闭症。患低能自闭症的孩子,基本上没办法与世人交流。他们虽然掌握语言,但不愿意沟通;虽然具有视力,但不愿意跟别人对视;虽然具备听力,但无法接收正面的信息,始终处于封闭的状态。这些低能患者,甚至连照顾自身的饮食起居都很困难。
这类孩子的父母特别担心:一旦自己离开了,孩子在这个世界将无依无靠。我以前遇到过这样的父母,他们说:“我们虽然活着,但已经感受到地狱般的痛苦。我们非常担心孩子将来被社会遗弃。他会因为没人照顾,而饿死、冻死。”
高能的自闭症孩子,又是怎样的呢?他们的记忆力和模仿能力都很强,无论是玩具的摆放方式,还是日常行为,他们都很有规律。一旦有人破坏了这种规律,他们就会特别恼怒,甚至会做出过激或危险的行为。国际上认为,如果通过教育和培养,正面引导他们的认知,充分开发他们的大脑,这些孩子可以胜任信息库管理、图书馆管理等模式单一的工作。
关于自闭症孩子的病因、教育方式等,国际社会非常关注。为什么1970年美国患自闭症的孩子很少,而现在却变多了?有些专家认为,可能是以前测试的仪器没有那么先进、敏锐,或者根本没有那么多仪器来测试;有些则认为,是现在的空气和饮食等因素造成的,比如当代人的饮食充斥着转基因、农药残留和再加工食品等。从佛教的角度来讲,可能有前世的业力和即生的执著等多种原因。
各个国家自闭症孩子的现状如何,我没有特意去查,所以不太清楚,但有些症状应该是相同的,比如都很孤独——自闭症又叫孤独症。有些人把他们叫做“星星的孩子”。在天上,每一个星星都是一个世界,不会跟其他的星星相会。同样,自闭症孩子的特点就是偏执、自闭,不愿意跟父母和其他人交流,只喜欢待在自己的世界里,独自玩电脑、手机或其他东西。除此之外,他们对这个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兴趣索然,显得特别孤独。
如果发现孩子出现这种状况,可以对他们进行干预治疗吗?早期应该有一些办法,但晚了可能不行。尤其是一些患低能自闭症的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治疗起来确实比较困难。
所以我想,如果他们的父母真的离开了,我们这些大乘佛教徒,应该想尽各种办法,去帮助他们。我们要把力量积聚起来,组织起来,去帮助孩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为社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在这些方面,我们大乘佛教徒应该多一些关心。这是我想说的第一个问题。
抑郁症就像感冒
从全球来讲,抑郁症也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精神类疾病,但是真正痊愈以后,对生活没有任何影响。这些,我以前都了解过。有些人却认为,抑郁症特别可怕。自己要是得了,根本不敢对人说。听说别人得过抑郁症,接触时就变得小心翼翼,担心被传染,甚至担心他发疯。
其实,根本用不着如此紧张。第一,抑郁症不具有传染性。从它的病因、病症等多方面来看,都不会传染。第二,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不管什么样的人,都可能得,包括我们修行人或者世间的名人。西方的很多宗教人士,很多著名的画家、政界人士,都得过这种病。
以前,我觉得某些女性得抑郁症的概率似乎大一点,因为她们的情绪起伏比较大。在学院处理事情时,如果要面对多个女众,我就会特别注意。比如现场有四个女众,我说话就不能只对着一个人,不然其他人都不高兴。我会先看第一个人,然后看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最后再模糊、笼统地看大家一眼。这样的话,可能大家都高兴。
但是,现在面对男性有时好像也需要这样。一段时间里,我在男众这边处理问题时也非常小心,因为一些男众的心有时也很脆弱。有人就这么对我说过:“堪布啊,两三年前,你跟我说过一句话,但当时却只看别人,不看我。”似乎比个别女性还脆弱。
我觉得,抑郁症就像感冒。发作的时候来势汹汹,非常痛苦,需要吃药缓解,但是病愈以后就不值一提了。心脏病也是这样。我从来学院的第二年开始,心脏就特别不好,平时只跟比较熟悉的个别出家人说话。除此之外,包括一些关系很好的堪布,我都不愿意理睬。那一段时间,我晚上睡不着,白天会莫名其妙地发火,好像整个生活都没有意义。
以后,我们周围的群体中,如果有人得了抑郁症,不要觉得可怕,也不要有任何担心。我就遇到过很多得过抑郁症的人,有西方人,也有东方人。他们都说,自己以前得病时痛不欲生,但好了以后,就完全正常了。
但是,这种病如果没有治愈,也很危险。尤其在欧美国家,抑郁症非常厉害。我去英国时,特意问了剑桥、牛津的几位教授。他们都告诉我说:“现在英国得抑郁症的人很多。”据说,每六个英国人中,就有一个得抑郁症的。在荷兰、德国和美国,也同样很多。中国的情况,估计也不乐观。
虽然抑郁症很普遍,也没什么可怕的,但我们还是要了解它的症状。人得抑郁症的时候,非常痛苦、煎熬,总觉得活在世间没有意义,无路可走,特别想自杀。这种症状一旦出现,应该怎样放松?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我以前看过梵高的传记。梵高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他的一幅画现在可以卖到八千多万美元。这么出名的一位画家,内心却感受着难以忍受的痛苦。因为失望和自责,他甚至把自己耳朵的一小块割了下来。年仅37岁,他就开枪自杀,结束了痛苦的一生。
抑郁症患者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过度反应。他们喜欢把自己的过失夸大,一件小小的事情,他们的反应却特别夸张。有一个人说他难看,他就觉得全世界的人都认为他难看。有两三个人骂他,他就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看不惯他,再也没有人爱他、喜欢他,活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任何意义,非常绝望。
现在很多人都是这样。本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对人生根本不会有什么影响,但他却觉得是天大的事情,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被毁了。我那天听说,有个人先被领导说了两句,后来又被同事说了两句——前后只有两个人说他,他却觉得整个世界没有一个人爱他,活着已经没什么意义了,想自杀,想到一个任何人都见不到的天地去。
其实,一个人只要内心宽广,即使长辈、孩子不管,领导、同事不理,自己也可以到山洞或其他地方去,过自己的自由生活。而心胸狭小的人,遇到这种情况就无计可施了,只有把自己的心束缚得越来越紧,结果特别可怕。
我以前也看过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的自传。他把抑郁症比喻为黑狗,并且说道:“要是‘黑狗’开始咬你,千万不要置之不理,要是严重的症状已经持续了数周,而且还有自杀的念头,那就赶快去看医生。”从他的传记看,他一辈子都在与抑郁症作战,非常苦恼。
现在的人,包括一些修行人,内心也有不舒服的时候。但只要内心坚强,外在的疾病也好,生活的困扰也好,社会或家庭的压力也好,自己都能扛得住。而如果内心脆弱,即使遇到的是一件小事,可能也无法支撑。可见内心的力量非常重要。
变玻璃心为金刚心
所谓的抑郁症,其实跟心力的大小有关。怎样才能增强自己的心力呢?可以采用大乘佛教的一些方法。
方法一:修慈悲菩提心
大乘佛教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得心理疾病,主要是过于执著自己,自私自利的心比较重。比如,认为别人不认可“我”、不喜欢“我”,伤害了“我”的自尊,侮辱了“我”的人格,等等。前一段时间,有个人给我打电话,一直哭诉,说他的上师对他不好。我问怎么不好,他说上师批评他,不信任他,侮辱了他的人格……
很多人都认为,如果某件事情自己明明做得很好,但别人却批评自己、践踏自己,就是在侮辱自己的人格。从某种意义上讲,侮辱他人的人格,肯定不合理。但在大乘佛教徒眼中,众生对我不好,是最好的修行机缘,正好可以观修慈悲心。
如果你最爱的家人、男朋友、女朋友,或是领导、同事,真的侮辱了你的人格,那你应该好好观察一下自己。实际上,很多时候,并不是别人在污辱我们的人格,而是我们自私自利的心太重。
如果你认为“我是天下第一”“我很了不起”“我很不错”“我的人格很完美”,别人稍微说你两句,你可能就受不了,感到伤心、痛苦。如果你给自己的定位不高,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凡夫人,业力、烦恼、障碍无不俱全,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和过失非常合理,那不管别人怎样侮辱你的人格,你也不会在意。
现在,很多人的心都比较脆弱。究其原因,一是凡夫人的承受能力有限——这是一个普遍特质,一是受电视、电影等传媒的影响。我们从小的生活深受影视媒体的影响。在影视剧里,一个人如果说了侮辱性的话语,对方一定会有所反应,尤其是他的脸色,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发生改变……在这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下成长起来的孩子,长大后会在自己的人生里饰演电影中的角色——当别人说我的时候,我一定要给予反击。
现在整个社会,好像都变成了极易对立的剧场。哪怕只说一句话,双方都特别敏感。就像眼睛进一点点灰尘,就禁不住泪流满面,我们的人生只要受到一点点刺激,就没办法抵抗。个中缘由,就是自私自利的心太强了。
按照大乘佛教的慈悲观,我们不应该过分地关心自我。无论遇到什么事,自己只要能活下来就行。别人的话并不重要,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帮助他人方面。利益众生的时候,如果遭到网络诽谤,我们应该这样想:“有人监督自己,指出自己的过失,是一件好事。如果自己真有这个过失,就应该勇敢承认,并予以弥补;如果没有这个过失,不管别人怎样中伤,也没必要难过,而应该心胸坦荡。”
一心帮助众生的人,自己受到他人的侮辱,不会放在心上;而当众生受到侮辱的时候,他却非常关心。相反,一个人如果缺乏慈悲菩提心,整天自私自利,只考虑自己,哪怕是一句特别轻柔、微不足道的话,他也会受不了,甚至伤心至极,以牙还牙。
很多抑郁症或者自闭症患者,对自我都特别执著,将自己绑缚得紧紧的。如果他们有一颗慈悲菩提心,对自我不太在乎,即使别人对他们不好,说他们、骂他们、打他们,他们也会认为:“这个业力和烦恼充斥的蕴聚假合身,有什么好执著的?我这么坏,别人对我不好,理所当然。我自己怎样都无所谓,只要对众生有利益就行。”当他们这样想时,痛苦自然减轻,心情自然放松。
所以,我对抑郁症患者的第一个建议,就是修慈悲菩提心。这对心灵的承受能力,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方法二:证悟空性的智慧
对治抑郁症的第二种方法,是证悟无我的智慧。在心智所有的状态中,无我的智慧是最具有力量的。我们知道,一切痛苦都来源于实有的执著,一旦通达了无我的空性,心就不再脆弱。
现在有一个流行词,叫做“玻璃心”。这里的玻璃,不是钢化玻璃,而是一碰就碎的那种玻璃。很多年轻人的心,就像这种玻璃,稍微说一下,马上就破碎了。以致很多人说话都特别谨慎,或者干脆不接触人:“我这个人很笨,什么话都敢说。只要一说话,就会得罪人,所以我干脆不说话、不接触人。”在我们学院,有些人在脖子上挂着大大的“禁语牌”。其中一部分是真想禁语,以便好好修行,另一部分则是管不住自己的嘴,怕得罪人才挂的——这种禁语,是禁止自己得罪别人。
闭关、禁语当然也可以,但最关键的,我们的心不要那么易碎,应该努力变成证悟空性的“金刚心”。看看历代大德的传记,他们在任何时候,面对任何侮辱、诽谤、灾难和痛苦,都能把它们转变成顺缘。对他们而言,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是好事。生病了?很好,我可以代受众生的痛苦。被别人抛弃了?很好,我现在没有束缚,自由了……不管怎么样,他都不会绝望,不会倒下,更不会选择自杀。所以,对治抑郁症,证悟空性应该是最彻底的方法。
我以前看过一个资料,美国前总统林肯一生都被抑郁症折磨。他把报纸上别人对自己的赞美之词剪下来,放在随身的口袋里。心情抑郁的时候,就拿出来读一读,以此鼓励自己:原来有这么多人赞美我,看来我并不是最差的。读完之后,他会稍微轻松一点、振奋一点。不过,这么大的总统,还要用这么虚幻的东西自我安慰,我觉得还是很可怜。
在这个世界上,表面上非常成功的人,内心也多多少少有一些苦恼和不顺心的事。所以,如果有机会,我很希望大家学一学佛法,尤其是学一学《中观根本慧论》,这对大家的人生非常有帮助。我最近在看《中观根本慧论》的注释《显句论》,心里的感受很深:世界上竟然有这么好的论典,以后有时间,我真的应该讲一讲。
当然,有些人年轻时就会死,有些人年老才死去。身体的四大分离,最后谁也没办法阻止。但在此之前,如果懂得了中观,有了真正的空性智慧,我们的心会越来越坚强,不会因为世间简单的烦恼和别人的攻击,变成一堆玻璃碎片。
学院有一部分这样的人,不管在感情上,还是在生活上,他们都曾遇到一点点事情就觉得特别倒霉,好像除了离开世界,看不到任何希望,已经走投无路;后来遇到了佛法,学会用正向、正确的方法观察自己的心,最终改变了自己。
佛法带给我们的改变,并不是幻觉,人人都可以得到。希望你们能用中观的道理,修复自己的心,把它炼成无坚不摧的金刚。
方法三:观修无常
抑郁症、自闭症的病因,源于对自我的错误认知和对万法常有的执著。而多观无常,能够消除我们对常有的执著,所以也是对治抑郁症的一种方法。
很多人都觉得,世界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当好好的家庭或工作突然发生变故,自己就特别想不通。经常听人说:他的父亲死后,他就患上了抑郁症;他离婚以后,心态就变了;他以前事业很成功,后来工厂倒闭,不敢面对别人的眼光,最后得了抑郁症……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没有修无常,相续中没有无常观。
经常观修无常的人,能接受人生的各种变故。因为他知道,无论是地位、名声、财富、容貌,还是家庭、工作,一切的一切,都在不停地变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甚至一刹那、一须臾,都在发生改变。
佛陀早就说过“诸行无常”,一切万法都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人在变,事在变,物也在变。如果你提前知道无常的真相,当生活发生改变,心里就会释然——既然万法是无常的,那我小小的家庭、感情、生活圈子发生一点变化,又有什么不合情理的呢?
在藏地,曾经有个非常著名的歌手,特别受欢迎。后来他的嗓子哑了,唱不了歌。突然之间,谁都不把他放在眼里。人是很现实的,用得上你的时候,大家都喜欢;一旦用不上了,马上就舍弃。
后来,有人问他:“原来你那么出名,现在怎么变成这样了?”他说:“没事没事。天上的飞机都会掉下来,我这点儿事根本不算什么。”确实如此,无常到来的时候,万米高空的飞机都会掉下来,更何况人生的财色虚名呢?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的心里自然不会有疙瘩。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都在不断地变化,包括我们的身心。对此,我自己深有体会:今天身体好一点,心情也还可以;明天身体不太好,心情就有点糟糕。但不管身心的状况如何变化,我都能完全接受。昨天健康也好,今天患病也好,都是正常现象。别人对我好也好,对我不好也好,也是正常现象。西方国家投票选举总统,支持率能达到百分之七八十,就已经很不错了。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怎么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呢?
在学佛小组里,也有一些人抱怨:“这个人反对我,那个人也反对我,好多人都看不惯我!”其实没什么。只要多数人看得惯你,你就有得票的机会。这是人类社会的真实状况,跟无常有一定的关联。如果对此有一些了解,心就会放宽一点,不会那么痛苦。
总之,只要有了无常观,紧绷的心就会放松下来。以后再有什么事情发生,我们也会表现得很坚强。
方法四:忏悔业障
国内对抑郁症、自闭症关注的时间不是特别早,而西方国家二十多年前就开始关注了。1993年我们去美国时,他们已经比较重视了。那个时候,亚洲的很多国家,好像都没有这方面的意识。
西方的很多大德都认为,所谓的抑郁症,是前世的业力所致,应该修诵金刚萨埵心咒和百字明。前世的业力一旦忏净,今生的心理疾病就会很快消除。这个方法确实很好。我听说,有人以前抑郁症很严重,后来修加行,念百字明,消了很多罪业,生活也逐渐恢复了正常。
按照佛教的说法,一切都有它的因和缘,不一定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我今天心情不好,可能是因为某个人说了我。我这一段时间身心都不自在,则可能跟我此生或前生的某些因缘有关。所以,像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甚至医院都查不出来的心理疾病,我相信通过宗教的力量,尤其是通过佛教的忏悔法门遣除业障,澄清自心的垢染,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恢复正常。
方法五:念诵不动佛心咒
我在欧美国家,特别倡导大家念不动佛心咒。为什么呢?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我自己的心态从摇摆不定到逐渐稳定,就是因为得到了不动佛的加持。最开始,我的理想是当一个牧民。当时,我家隔壁住着一个牧民,放牛放得特别好。我很羡慕,所以想变成他那样的人。读书以后,村里有个著名的医生,我看他治病救人,非常了不起,又想当医生。上了师范学校,我遇到了一位很好的老师,又想变成他那样的好老师。
在我的成长历程中,一会儿想当牧民,一会儿想当医生,一会儿又想当老师。也许,这与我所受的教育和成长环境有关,与遇到的人有关,也可能跟自己心态不稳有关——我的朋友和了解我的人,都曾经说我不稳重。
出家以后,我念诵了不动佛心咒,心态就变得比较稳定了。从1987年到现在,我给汉族人讲经说法,已经长达30年。那天,我跟一些堪布开玩笑:“我的心态还是比较稳定的。不然,这30年很难坚持下来。”我个人的感觉是,自从遇到不动佛法门,不管是翻译经论、讲经说法,还是依止上师,自己的心态都变得更加坚定了。因此,我对不动佛心咒生起了很大的信心。
更重要的原因是,现在的很多心理疾病,都跟天龙八部有关。很多人都说,电影《美人鱼》拍得不错,我很好奇,所以特意去看了一下。表面上,这部电影主要讲环保,但不知道你们看出来没有,它其实着重宣说了龙跟人的关系。一些天龙八部等不高兴的时候,不仅会给人类带来瘟疫等疾病,还会引发战争、海啸、地震等灾难。他们有这个能力。
这不单单是佛教的说法,其他宗教也如是承许。一些古老的文化和文明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和阐述。所以,我们不能把所谓的天龙八部当作一种迷信传说。现在有些电影,通过梦等形式,将天龙、夜叉跟人类的生存状况联系起来,可能会引发人类的进一步思考。虽然他们的出发点不是弘扬宗教,但却不谋而合,在无意间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有些时候,我们内心的伤感、绝望、浮躁、抑郁,也可能是龙病导致的。麦彭仁波切在他的不动佛修法仪轨中说,天龙导致的人心不安,可以通过念诵咒语来解决。
有一次,我去英国的一所学校讲课。本来是安排讲其他的内容,但上课前,我听到很多老师一直在探讨抑郁症的问题,就特意没有讲计划中的课程,而是给大家念了不动佛心咒的传承。本来,这是一所非常著名的学校,讲一些学术性比较强的内容,会更加吸引人。但是,我对学校的名气没什么执著,只觉得众生可怜,所以就没顾虑那么多,直接传了对他们更为有利的咒语。
如果我自己得了这种心理疾病,肯定会念这个咒语。我相信这个咒语可以让自己痊愈。
过一段时间,学院会开金刚萨埵法会。我特别希望,你们每个人都念诵40万遍金刚萨埵心咒。40万遍其实很容易,我自己每年都会努力地念。念咒完全可以清净自心,是一种无形的心灵按摩,所以又叫作“动中禅”。只要念咒语,心情就可以安定下来。本来想吵架、打架的,因为咒语的加持,转念就不想吵,也不想打了。念咒十分钟,什么都解决了。
总之,通过念咒语,可以放松心情,可以遣除疾病。等一会儿,我会在这里给大家传不动佛心咒的传承。这非常重要。
内在的养生更重要
在座的道友,我特别希望你们能好好地学习佛法。现在,系统学习佛法的人比较少。每到初一、十五,到寺庙烧香拜佛的,人山人海,但多数并不了解佛教真正的意义。中国是这样,其他国家也是如此。所以,我特别希望大家能通过网络和法本,系统地学习佛法。
我并不是因为自己是佛教徒才这样说。实际上,只要佛教的教理跟世界的真理相合,我们就可以学;否则,即便我是佛教徒,也不会承认它的教理。
学习佛法需要时间的积累,并不是今天看个《金刚经》,明天看个《心经》,就是在学佛了,心里就满足了。不是这样的。真正的学佛,需要针对一定的范围,下一定的功夫,需要全面、系统地学习和了解佛法的内涵。否则,现在有很多形象上的佛教徒、形象上的“法师”“上师”。他们不仅不能代表真正的佛教,反而因为个人的某些行为,让大众对佛教产生误解。有时确实让人比较担心。面对这种现象,大家应该用智慧分辨取舍,而智慧来自系统、长期的学习佛法。
再过一段时间,大概是5月2日到5月10日之间,我准备用六堂课讲一下《药师七佛经》。现在,有很多人得各种各样的疾病,我希望通过药师佛的加持,让大家得到身心的健康。现代人特别重视养生,跑步、健身,吃人参、吃冬虫夏草,都是一种养生的方法。但是,这只是外在的养生,内在的养生才更重要。我生病的时候,会有很多人给各种各样的补品。但我吃得不多,多数时候会以念咒语等方法来调整。外养生和内养生之间,我以内养生为主。我也希望大家多念药师佛的咒语。
到时候,每节课会讲一两个小时。有些人不太会念前后的课诵,光是来听一听课,也就一个多小时。这对你们的今生和来世都有非常大的利益。到时候你们会知道,药师七佛每尊佛的名号,只要在耳边听到,就会有很大的功德。
念诵药师七佛的名号很重要。很多人让我念经加持临终的人,我都先念药师七佛的名号。给别人超度时,我除了念阿弥陀佛的颇瓦法仪轨,也会把药师七佛的名号在死者耳边念上一遍。我以前编著的放生仪轨中,也有药师七佛的名号。
当然,你们来或不来,听或不听,对我个人都没有丝毫影响。我不求任何名声,也不求任何财富,只希望你们每个人都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光是身体健康,心理却不健康,会过得很痛苦。假使身体不健康,但心理健康,生活还可以忍受。我看到很多心理健康的修行人,身体经常要吃药、打针,但他们在任何场合都很开心,跟周围的人也相处融洽。
下面,我给大家念一下不动佛仪轨的传承。这本仪轨是我刚刚出家时,一个叫达热的堪布给我的。他已经圆寂很多年了。法本在我手里保存了三十几年,都有点变黑了。我每天都会念一点。
(堪布念仪轨传承)
如果你们不太懂仪轨,可以直接念不动佛的心咒“嗡 赞扎嘛哈若卡那吽啪的”。经常念诵这个咒语,世间的天龙夜叉等危害会消失,能从各种瘟疫、疾病当中得到解脱,五无间等罪业和一切魔障都得以遣除,修持怀业容易获得成就。
末法时代,我们既要有外在的养生,更要有内在的养生,多念咒语,多观空性,多观无常……内外都要保护好。不然,光是外面戴一个口罩,不一定能阻止各种无形的、看不见的危害进入我们的身体。真到那个时候,就很难治疗了。
今天,因为一种特殊的缘起,用全知麦彭仁波切的不动佛仪轨,给大家提供这样一个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