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017.8 .1泰国·清迈【与时俱进的慈悲】


第60场

生命电视台 Life TV

泰国·清迈

2017 / 8 / 1

与时俱进的慈悲

Compassion in Evolution

海T法师:

堪布大慈大悲,不浪费任何慈悲利益众生的机会。这两天从堪布身上看到很多值得学习与借鉴之处,我回去要更努力一点,不断地关心他人,去为别人安排任何一件事情,我想这就是最好的帮助众生的方式。大乘思想就是怎样在利他心与智慧的摄持下把事情做到最圆满。

刚刚有几位居士在餐厅喝水,但不知道那边有舍利子,堪布就像母亲一样,以金刚语告诉他们:“赶快去看舍利子,等等再喝水,拜舍利子比较重要!”

我想,人要有热忱,只要为对方好的事情都要去做。各位等一下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向堪布请示。让我们鼓掌欢迎堪布开示——

今天在这里见到海TAO法师很高兴。我和海TAO法师已相识多年,海TAO法师是我最佩服的汉传佛教大德之一,弘法利生的事业极为广大。

与时俱进,海纳百川

如今,能相应于时代、看准时代特点、看准众生心态和社会动态的人不多,但海T法师尤其能够与时俱进,对每个国家、民族的人们的爱好、烦恼、痛苦等,都看得极为透彻。为了对治众生的烦恼,法师也采取了不同的善巧方便,这是我佩服他的原因之一。

其二,多年以来,无论是藏传佛教、南传佛教,还是汉传佛教的各个教派,海TAO法师都以非常包容、开放的心态来对待。只要有利于众生、有利于佛法兴盛,海TAO法师都不分教派来弘扬。同时,与法师相关的传承弟子们,都以轻松、开放的心态来弘法,而不是用孤陋寡闻的狭隘心胸来排斥其他思想。如果我们所有的佛教徒都只承认自宗、排斥他宗,在这个时代将很难走出去。所以,我非常佩服海TAO法师开放的弘法精神。

其三,海TAO法师很坚强。我经常关注他的法讯,全世界范围内,只要有讲经说法、弘法利生的因缘,他都不辞辛劳前往。你们很多跟随海TAO法师的弟子们,因为需操劳之事众多,确实较为辛苦,但在法师精进利众的带领下,我相信每个人的能力都会得到大幅度的锻炼与提升。

昨天跟法师聊天时,提到我休息时经常生病,他说自己也有类似情况,好像一闲下来身体就不舒服。

缘起性空,慈悲利众

以海TAO法师为代表的台湾法师们,通过电视、网络、新媒体等平台传播佛法,将各种资源整合起来,形成系统化来弘法利生,此种因缘在现代确实很需要,这比传统的方式具有更为强大的力量。最初我在这方面缺乏经验,后来也学了些皮毛。

我尤为看重生命电视台,自电视台兴世以来,以其开放性的姿态,在多国利益广大众生。如今是网络时代,若是没有占据网络空间,则其很有可能会被各种魔、各种具有吸引力的散乱因素所占据。此时,在座的团队、不在场的诸多幕后工作者挺身而出,付出了自己很多时间与精力。即使在电视上仅播放三分钟,背后的工作量也非常大。

此次借“世青会”的殊胜因缘,与法师强大的团队相聚,特别感恩。希望各位还要跟着法师不断努力,虽然在弘法过程中每个人都比较累,但此事意义重大。

发菩提心,护持正法

作为大乘佛子,为众生而流泪、出汗受累,这对每位发了菩提心的菩萨而言异常珍贵,且非常值得,大乘菩萨的责任和义务也正在于此。所以,我希望大家要好好地护持法师的教法,实际上这就是护持佛法。每个教派都有不同的缘起,缘起虽不同,但依靠缘起力所传播的佛法无有差别。每一个人依靠现阶段自身的能力,想要如同法师那般广弘佛法有一定困难,无论愿力、智慧、善巧方便,都不一定达到如此高度,但依靠我们整个团队的力量,可以成办个人无法企及的效果。团队的法师们都非常有智慧、能力,从各方面看都非常优秀,将来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一直坚持下去,不能虎头蛇尾。

之前我看过有人采访生命电视台,问海TAO法师最担忧的是什么。法师说:“生命电视台何时会停止,这是我时常担心的。”庆幸的是,已过去多年,生命电视台仍在持续稳定地发展。现在的媒体环境,无论是电视还是网络,竞争都很激烈。特别是想要真正利益众生时,违缘也较多,但我们还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这是非常殊胜的因缘,也是前世共同发愿的善果。

很多人也想利益众生,但光心里想不行,有钱也不一定能实现,有智慧和技术也不一定行,需要因缘和福报同时具足。真正要想走得远、走得长久,需要有福报、因缘、发愿力,这些都是不可缺少的。

今天,我们在清迈这么殊胜的地方,这么多出家人、四众道友都非常棒,特别感谢大家!

现场互动

海TAO法师:

首先向堪布介绍下,此次来参加活动的大部分都是我们“慈悲志业”的干部,在海外各个国家我们以“慈悲协会”登记,合起来叫“慈悲志业”。

既然我们的定位在“慈悲”,就会着重去做慈悲关爱众生的事情,比如关怀老人、助念、施食、放生、烟供、诵经等,佛教所倡导的一切利益众生的事情,基本我们都在做。

请堪布给我们开示,这些干部们怎样去圆满我们的事业?各位一会儿有什么问题,也可以请示堪布——

堪布:

确实很好,HT法师的很多行为,与大多数的佛教徒、甚至非佛教徒都很相应。为什么这么讲呢?一些高深的理论研究,包括昨天有些专家讲的,我们都不是特别明白。当然,佛教深层次的研究是有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世界各地很多人更需要世俗善根,比如放生、护生、慈善、助念等行为,大多数人暂时对这些方面非常有缘。

佛教从深广两方面看,想做得深,需要有一些研究团队,像佛学院;想做得广,在世界各地以慈善、慈悲作为契入点非常合理。

我们行善、弘法,要了解各个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以当地人需要的方式来契入,不能太死板。比如说汉传佛教推崇的“阿弥陀佛”,不一定非要按照汉地的习惯来念;藏地兴盛的“观音心咒”,也不一定非要按藏地的方式念诵。越南有越南的习惯,新加坡有新加坡的习惯,台湾和马来西亚各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佛陀的教法可以善巧方便地呈现为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而重点实际上是让他们行善断恶。各地的义工菩萨们,在坚持佛教共同理念的同时,还要在各自的道场、中心,各自的佛教团体中,以适应当地的方式行善、弘法。

很多台湾的法师、藏地的法师,为了弘法而融入社会,这很重要。刚才南传佛教的有些法师也说,南传佛教有点可惜的是,很多高僧大德在山里闭关修行不出来。我们完全承认他们自身的修证很了不起,可是如果没有培养弟子,没有融入社会、帮助社会上的可怜众生,的确佛法只是存留于山洞里、寺院中。

因此,想把佛法带到世间,一定要有很多化身。如果只有海TAO法师一个人,想在各个地方待很长时间也很困难。我这边的发心团队也是同样如此运作的,只不过我们做得比较简单,尚未形成系统化。总之,佛陀的教法很需要去弘扬。

我看到《慧光集》中罗列了生命电视台在世界各地的联络点,其数量之多,令我发自内心地特别随喜!现在是网络时代,国与国之间的距离已经很近了,但仍需要我们努力创造弘法机缘,所以特别感谢各位菩萨的付出!

这次你们参加“世青会”,也许能感觉得到,好多教授在理论上很会讲,但落实到行动中却不会做。因此,希望我们慈悲志业协会的道友们、菩萨们,还要在实际行动中不断地努力。

问:我前几天听您讲,您的师父传了一句话,让您坚持了三十年,我想知道传的什么话?

堪布:其实那句话很简单。我们去五台山时,我的汉语很差——到现在我还分不清普通话的三声、二声,但当时我的师父说,让我回佛学院以后,负责汉族这边的教学。这句话我坚守了三十年,从未改变。

我自身背过五部大论,给藏族讲课是我的兴趣所在,而对汉族的居士、出家人,要管理又要讲课就很复杂。但当时上师说“你以后是汉族这边的负责人”,这句话我坚持了三十年。

问:作为显教跟密教的弟子,如何更加融合地完成慈悲的事业?

堪布:首先,藏传佛教的大德们在讲法、做事的过程中,应发自内心地配合显教的大德们,这很重要。

另外,显教的弟子和上师们也要多了解密宗,大家一起配合。在各自的团体当中影响很大的法师和上师,有责任让彼此了解显密。有能力的显密大师、弟子,在各个地方要发自内心地互相帮助。

本身显密没有差别,完全圆融,藏传佛教每一个寺院都是显密双修。我们以后多沟通,多在这方面努力。

问: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否在非洲这样穷困的地方举办佛学研讨会或夏令营?这样可以让更多的青年佛子有机会亲身体验人间的痛苦。

堪布:这倒不是特别难,大家都在做这些事情,包括慈善、助学、建校、教育,我们对这些方面都很重视。

我去过一次非洲,感受确实比较深。这次我们“世青会”也特意邀请他们参与,让我们这边的人了解非洲的情况。可能与在其他地方发心、做义工相比,到非洲还是困难得多,因为非洲有一些毒虫、毒蛇,还有各种疾病、瘟疫、战争,对自身的生命构成威胁。但正因为条件恶劣,更有必要关心这些地方。所以,将来因缘具足时,我们可以考虑在这些地方开展更多活动。

问:请问两位大德,本菩提院有办佛学班,很多家长怕孩子出家,因为他的孩子不吃肉,且每天早上礼完佛才去学校。我安慰这些家长说:出家要看因缘。请问,要如何开导他们的家长?

海T法师:

有时候我只能说“以心传心”,因为有些人没办法用嘴巴跟他讲,但你可以用心跟他沟通。这一点我觉得很重要。某个人很喜欢喝酒,我会在内心跟他说法,然后将功德回向给他,我发觉他会有一些改变。就算没改变,至少我做到了我该做的。但如果你嘴巴不肯跟他讲,然后心也没跟他讲,你就被卡住了,会感到有一点压抑,这样对自己也不好。

当然,佛教的现代化,以及“出家才是真正孝顺父母”的观念,如何落实到汉人身上,是个难点。因为汉人太重视孝顺和祖先,一定要让他们知道,你的儿女出家才真正能够孝顺你,出家是最大的孝顺,而且对你有帮助,从这里入手比较容易。

出家不是离开父母,而是为父母好,这是南传佛教的思想,所以父母很喜欢小孩子赶快去出家几天,这样才对父母有利,才会发财。

堪布:对,法师的观点我完全赞同,我也是这样的意思。(众笑)

:在现今社会,如何用科技和媒体的力量来帮助佛法兴盛?

堪布:现在是信息时代,一定要掌握高科技,我们佛教团队也是如此。幸好海TAO法师很早就醒过来了,我醒得比较晚。我也用了一些网络等媒体手段弘法,我们没有电视台,最多是微信和Facebook,如果没有掌握这些传媒手段,弘法会很困难。我们的技术人员要不断学习,这很重要,因为设备和媒体日新月异,更新换代很快。

除了技术手段以外,我们要用智慧来抉择哪些可以说、可以做,哪些是不被允许的。我们不仅要懂得佛法,也要了解各个国家的政策导向、风俗习惯等。否则,在网络上发一条信息,对全世界的人都可能造成极大影响。

所以,我们的发心人员,尤其是总策划的人,或者审核的人,一定要懂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佛法方面要懂,否则内容会偏,对大家影响很大;世间法方面也要明白,包括大陆的趋势、美国的趋势,以及很多世间道理都要明白。在这方面,法师用的人才确实都很优秀。这个世界日新月异,希望大家还要不断地提升,不能停留在一个层面。

问:尊贵的堪布,您一直关注我们生命电视台,可不可以在电视台的节目上给一些建议?我们也希望能够突破,做更好的节目。

堪布:以前我经常看生命电视台,这几年比较忙,看得不多。生命电视台的影响力的确很大,不管在加拿大、美国,还是在英国、法国等国家,大家都经常看,从中学到很多佛法。作为在家人,平时需要接触现代媒体,同时自己作为佛教徒,也需要佛法的滋养。生命电视台确实在佛法传播上给很多人带来了利益。

我今天没有什么新的建议,但有两点想提醒各位:第一,我们做媒体或是其他任何事情,要做细。做事情时间长了会比较累,这时很容易散乱、马虎。大家使用现代媒体在网络上交流、弘法,一定要用很严谨的逻辑思维来抉择。

第二,大家要长期发心,人要稳重。作为工作人员、发心人员,技术学完以后直接离开,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整个集体都不太好。

我最喜欢心很稳重的人。有些人特别聪明,但学了两三天就走了,这种人我不喜欢。作为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自身要稳重;作为观众,对自己喜爱的、有信心的媒体,应长期作为自己的课诵本一样,经常看,从中你会得到很多正面的智慧和慈悲。

在当今时代,依靠电视等媒体来获取智慧和慈悲极为难得。我特别随喜你们有这个平台,有这么好的善知识。说起来是电视台,实际就是一个24小时不断弘扬善法智慧的善知识,可以说是活生生的诸佛菩萨的化现。所以,我们要珍惜这种机缘。

海TAO法师:我插播一个问题,我想要问堪布,您觉得您现在最痛苦的是什么,或者您最困难的是什么?

堪布:“最痛苦、最困难”,好像也算不上吧。时间总是不太够,这也不算痛苦吧。

我现在所做的,都是自己愿意做的事情。作为出家人,弘法利生也可以随缘,自己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其他好像想不出有什么很困难的。

海TAO法师:太好了!不过堪布的很多弟子跟我反映,他们很担心堪布的身体,希望堪布永远健康!

问:顶礼堪布,也想问海TAO法师,我觉得好像藏传佛教在度化外国朋友以及年轻的朋友方面,给人感觉比较容易。我想请问堪布果真如此吗?我们现在跟随海TAO法师,不知道怎样可以度化更多年轻的朋友?

堪布:我个人并不觉得年轻人和外国人对藏传佛教特别有信心。不过这几年,不管是汉传佛教,还是藏传佛教,学佛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这是事实。

现在经常看到,佛教徒当中有很多80、90后的年轻人,他们中有不少本科生、博士生,学历都比较高。我自己觉得藏传佛教在吸引年轻人方面没有什么特别,汉藏在这方面应该是相同的。

海TAO法师:

关于向外国人弘法这个问题,我觉得首先就是语言的障碍。藏传的,特别是在印度、尼泊尔的很多堪布在学院里面一定要学英文,而且他们必须要到国外发展才有护持,解决了语言问题就比较容易融入,这是汉传要加强的。有时我跟我们发心团队规定,年轻人一定要全部讲英文,希望通过这种强迫训练提升他们的英文水平,但他们讲几天就不讲了。

当然,会讲英文也不见得就能推动弘法,比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的人这么会讲英文,也不见得向外国人弘法的效果就好。自己有愿力很重要。

外国人不容易度,他每天跟你讨论问题,但就是不修行。有时我们汉人会觉得,向外国人弘法太浪费时间,因为他只是一直跟你纸上谈兵,问很久的问题。比如关于我出家的问题,外国人可能就会问一两个钟头,我说:“你又不出家,问我这个问题干嘛?”他觉得很好奇:“你怎么离开你太太……”其实这些问题跟他没什么关系。(众笑)汉人如果问我,那是因为他想出家,但他有太太,有这种情况,他才会来问我这个问题,一般不会问。我们和外国人的生活习惯还是不太一样。

问:南传、藏传、汉传都强调打坐,可入手处好像不一样。海TAO法师强调,在生活中做每一件事情时都在禅修;堪布强调观想释迦牟尼佛融入自己;南传强调把念头放下,念无念。所有的方式听起来都很不错,但入手时应该怎样结合?

堪布:因为时间关系,海TAO法师还没有开始讲。(众笑)

南传佛教跟汉传佛教、藏传佛教,相同点是都强调放下、放松。汉传佛教的禅堂里有很多禅修方法,比如打禅七,只不过他们对正念禅修比较重视。他们也有观佛的修法,今天早上做翻译的阿尼也说,将自己的心和佛观为无二无别。南传的部分大德也开始提倡这样的禅修方法。

在生活中看你适应哪种方法,哪种方法对你自己对治烦恼、分别念起作用,那就修这个法。或者你对哪个传承感兴趣、有信心,也可以修这个。

问:对一个念佛人来说,我们平时行住坐卧都会想去利益众生,但我们心里面只是一句佛号,或者嗡玛呢巴美吽,或者在禅修过程中只是念佛,这样会有冲突吗?是应该有佛号呢,还是要放下佛号去禅修?

堪布:这些都不矛盾。如果你打坐时完全禅修,跟今天我们刚开始讲的一样也可以。如果你修到佛教里面讲的出定和入定的境界,在入定时可以安住于禅的境界中,出定时——出定以后的行为叫做“后得”,观想将佛和菩萨的加持融入自身,自己所有的行为与佛菩萨的慈悲心无二无别。总之,当你在参禅时入于清净的定,出定后的行为不离开诸佛菩萨的加持。

当然,有些境界比较高的修行人,他们可以做到出定和入定无别,那时念咒语也是参禅,参禅时也可行持各种事业。但我们一般人可能只能行持一种——入定时无法念咒,念咒语时无法入定。

问:藏传佛教首先强调要有出离心,但没有受过挫折的人、学者或年轻人,以哪个点契入度化他们比较好?

堪布:出离心很重要。昨天海TAO法师也讲了出离心在佛教入门阶段的重要性。藏传佛教中归纳的三主要道——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智慧,出离心是基础。

但不一定每个人刚开始就有出离心。就像难陀,最初出家时没有出离心,后来看到地狱的状况,才生起出离心。所以,刚开始要产生真实的出离心有一定困难,但要说明的是,出离心是所有三传佛教的基础。

当然,我们要度化年轻人、学术界的人,让他们产生出离心有一定困难,对他们用思辨、逻辑推理的方式可能比较合适,一定要通过辩论让他心服口服。如果不通过辩论,依靠信心、出离心和菩提心的教法,很多年轻人分别念特别重,很难度化。

我们现在开“世青会”,有些人可以听到很多善知识的语言,也许能在他们的相续种下一个善根。如刚才海TAO法师所说,有些外国人更“牛”,他们的分别念特别重,而且大多数人都有其他宗教的背景,一时间更难以接受佛教的观点。所以我们在组织的过程中,在他们耳边念一些佛号,让他们知道,原来佛教团体有很多科学界的人、非常有智慧的人,通过此种方式,逐渐压制他们的烦恼和傲慢。

问:《西藏生死书》讲到,在中阴的四十九天中,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情景。如果是修藏传佛教,他应该能看到这一个个景象。那我们修汉传佛教,能否看到这些景象?

堪布:你应该问索甲仁波切。问我们两个都没用,书不是我们两个写的。(众笑)

其实这些景象在中阴阶段会产生,只不过很多人不认识而已。不管你修什么法,都有这种恐惧,也会显现忿怒本尊,但若是以前没有与此法结上善缘,这种显现很快就过了,你没办法认识。

即使索甲仁波切来了,大抵也是如此回答。

问1:禅宗的明心见性跟藏传佛教的大圆满或者大手印的圆满境界,到底有什么差别?

堪布:差不多吧。

问2:显教里面有很多修行者证得金刚不坏身,密教有虹化身,这点上好像密教更殊胜一些,您能不能解释一下?

堪布:各教派都有各自的理论依据和窍诀,没有高低之分。每个教派都认为自己是最殊胜的,只要修行有成就,都可以说是最殊胜的。

问:众生真的很苦,每次有法会,我就把地球观在中间,法师围绕在旁边,借助法师的力量给他们种一个善因,等时机成熟,就有佛可以帮助他们。这样观想可以吗?

堪布:可以,这样观想很好。依靠法师的智慧、慈悲,融入自身,然后发愿度众生,这样有特殊的力量。

藏传佛教中时常提到上师瑜伽的修法,所谓的上师瑜伽,就是将上师的事业、智慧、慈悲融入自身,获得与上师无二无别的力量——上师瑜伽确实能令修者具备此种强大力量。

昨天在现场,索甲仁波切的幽默以及对上师们的信心,与会者有目共睹。24年前(1993年),我随同法王晋美彭措一起去过索甲仁波切的道场,当时我的感受很深,他对上师们的信心非常非常大。我们从《西藏生死书》中也能看出,他一般不会直接称呼上师,而是冠以“伟大的上师”之尊称。所以,作为一个成功的弟子,对自己的传承上师、法师,要有强大的信心,这是种很强大的力量。